发布时间:
来源:
浏览量:
(记者 彭骎骎)新年伊始,外汇管理部门加强个人外汇信息申报管理,强调个人购汇不得用于境外购房等资本项下用途,称加强管理并非外汇管理新政。
此次加强对个人外汇信息管理将会对个人购汇产生多大的影响?财新记者为此于1月3日走访了四家不同银行的营业网点,包括一家国有大行,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与一家外资行。据记者了解,5万美元以内的个人购汇,要填写一张新的《个人购汇申请书》(下称《申请书》)。
细化申报内容 明确“六不得”
《申请书》对外汇申报内容较以往进行了细化。《申请书》对个人购汇用途做了更详细的区分,分因私旅游、境外留学、公务及商务出国、探亲、境外就医、货物贸易、非投资类保险、咨询服务以及其他共九大项。每个大项后面还包含三四条子项,并新增了“预计用汇时间”项目。
在《申请书》第一页,列了六条个人购汇“禁令”,除了不得出借本人额度和不得借用他人额度实施分拆购汇,还包括“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性返还分红类保险等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此外,亦不得参与洗钱、地下钱庄交易等违法违规活动。
《申请书》首页还指出,有购汇违规行为的个人,外汇局会将其列入“关注名单”管理,其当年及之后两年内不享有每年5万美元个人便利化额度,同时将移送反洗钱调查。
记者了解,目前除了《申请书》外,银行一般不会要求提供其他证明文件,但是柜台会增加与客户的交流,并提醒客户如实申报。上述三家中资银行的柜台工作人员表示,无论购汇多少,每人每天只能取一万美元以内的现钞,且取钞需要预约。而超过5万美元的购汇需求,仍是按照外汇管理政策,向银行提出申请方可办理。
在此之前,5万美元额度内的个人购汇,银行柜台只是口头询问购汇需求,不会要求填写《申请单》或提供书面材料,因此不少人以“旅游”为目的换汇。此次记者尝试以“去美国旅游”为由购汇3万美元,在三家中资银行咨询换汇事宜,皆被质疑“是否需要花这么多钱去旅行”,并提醒个人因私出境只能携带最多5000美元现钞,如要携带5000到1万美元需要银行开具证明。
有银行表示,个人如果只是根据自身情况,计划在额度内换点外汇存在境内外汇账户,大可如实申报。中信银行北京一网点外汇柜台职员称,如果是额度内换外汇存入该行外汇账户,如实申报是可以通过的。中国银行某地分行外汇柜台职员称,该情况可在《申请表》的“其他”项下以“投资”子项申报,购汇金额在5万美元额度以内且符合条件,便可审核通过。
除了去柜台办理,部分银行也开通了网上银行购汇,个人可在网上填写《申请表》。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张红(化名)准备年内出国旅行,一开年就通过网上银行购汇。她表示网上购汇过程并不复杂,她按照要求填了《申请表》就通过申请拿到了外汇。
外汇局已具备事后监测条件
2016年12月31日,外汇局有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7年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个人外汇信息管理。一是细化申报内容,明晰个人购付汇应遵循的规则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是强化银行真实性、合规性审核责任;三是对个人申报进行事中事后抽查并加大惩处力度。
一位银行地方分行的人士告诉财新记者,目前尚未接到如何进行个人购汇事后检查和抽查的具体安排,但是外汇局已有包括“个人外汇业务监测系统”和“跨境监测系统”在内的多个监测系统,完全具备对拆分购汇汇出等行为进行事后监测的硬件条件。
临近新年,关于个人外汇政策会在来年调整的声音不绝于耳,人民银行和外汇局为此明显提高了跟市场沟通的频率。12月30日,外汇局通过媒体强调,个人外汇政策不会改变。12月31日,就在新年钟声敲响前几个小时,外汇局发布加强个人外汇信息管理,但是强调不改变个人购汇5万美元额度。1月1日凌晨,新华社发表人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专访,指出央行近日出台的发洗钱新规不影响正常外汇业务办理。
1月3日,外汇局通过《人民日报》海外版澄清,禁止个人购汇投资海外房产等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属于个人外汇政策一直以来的规定,并非新规。外汇局指出:“当前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资本项下个人对外投资只能通过规定的渠道,如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等实现。除规定的渠道外,居民个人购汇只限用于经常项下的对外支付,包括因私旅游、境外留学、公务及商务出国、探亲、境外就医、货物贸易、购买非投资类保险以及咨询服务等。”
来源:财新网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