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齐鲁经济网
浏览量:
山东台区储能发展政策环境
国家层面,目前我国电网功能替代性储能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相关政策管理机制尚不成熟,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已明确支持电网功能替代性储能发展。地方政府层面,山东省政府及其他市县也已出台分布式光伏消纳相关政策,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已经大势所趋。其中,山东省《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了台区储能的需求及作用。文件指出,鼓励光伏投资企业、电网企业在消纳困难变电站 (台区)配建储能设施,开发建设分布式储能,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促进分布式光伏就近就地消纳。济南平阴、山东胶州等地区也出台了分布式光伏发展指导意见,促进分布式光伏通过配储集中汇流形式就地消纳,避免向电网反送电。 山东台区储能装机预测
根据国网山东电力、各市区、县电力公司数据及EESA专家访谈数据,目前(截至2024年3月)山东省内低压台区保有数量约为46万个,按照1%的台区储能渗透率计算,目前存量市场分布式台区储能需求量约为4600台,考虑到后期云储聚合的容量要求,单个台区储能装机量为100kW/200kWh,现阶段山东省台区储能存量市场容量为461MW/921MWh。目前山东约投运台区储能示范项目6个,备案阶段项目1个,存量市场空间巨大。 2014年-2018年山东省台区数量复合增长率为29.6%,主要考虑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网改造带来的台区数量规模化增长;2018-2024复合增长率为8.4%,主要考虑2018年后山东分布式光伏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台区数量同步提升。台区储能作为现阶段电网最佳解决方案,随着其在配电网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未来电网增设台区的速度将会减慢,预计2024-2030年间台区数量复合增长率在5%左右,拉动台区储能渗透率及装机量同步上涨。
图2 山东省台区储能装机量预测(2024-2030E) 数据来源:EESA数据库
山东台区储能发展潜力区域
山东省是我国分布式光伏装机量最高的地区,多地区分布式光伏开发已达到阈值,因此台区储能推进较其他省份更快。省内发展潜力地区主要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1.新能源发展迅速地区; 2.分布式光伏接网预警区域; 3.云储能项目建设试点区域; 什么是台区储能 台区储能,也称为分布式储能,是一种在配电网中,特别是在台区(配电站)内,通过安装储能设备(如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来实现对电能的储存和释放的技术。以下是关于台区储能的详细解释: 定义与特点: 台区储能是在配电网中,特别是在台区(配电站)内,通过安装储能设备来实现对电能的储存和释放。 这些储能设备通常安装在配电变压器所在的电力配电站或台区内,用于应对配电网中的瞬时负荷波动和峰值负荷需求,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主要作用: 平衡电网负荷:台区储能能够在电力需求低谷时段储存电能,并在高峰时段释放,有助于平衡电网负荷,优化能源配置。 提高供电可靠性:通过应对配电网中的瞬时负荷波动和峰值负荷需求,台区储能可以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力调峰:在用电高峰期释放储存的电能,有效缓解电网压力,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应用场景: 随着大量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以及电动汽车、虚拟电厂、综合能源、充电设施等新型负荷的不断涌现,台区储能能够帮助平衡局部电网的供需矛盾,提高电能质量和系统的灵活性。 技术发展: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台区储能将在未来的电力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提高电网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台区储能是一种重要的分布式储能技术,通过安装储能设备在配电网的台区(配电站)内,实现对电能的储存和释放,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平衡电网负荷,优化能源配置。 山东台区储能案例 典型区域如济南市商河县怀仁镇:2023年,济南市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03.7万千瓦,增幅为33.8%,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为34.4%,增长4.6%,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突破67.98亿千瓦时,增幅为27.7%,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17.2%。其中,济南市商河县怀仁镇是分布式光伏发展的典型代表:商河县怀仁镇是济南市首个整建制光伏小镇,怀仁镇以新能源应用为主导,光伏、地热、风力等清洁能源汇集逐步将小镇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受益于当地新能源产业的各类税收优惠,其光伏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怀仁镇光伏电站现已遍布56个村、上万户群众,累计可增加村集体收入9800余万元。高比例的光伏发电导致其消纳问题严重、接网受限,未来台区储能建设需求极大。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