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
浏览量:
这个周末,又有数个城市推出了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尤其是一个城市抛出了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给整个房地产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震撼,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控来了
近期,在河北保定,要拍卖一块编号为2017-30号的土地。
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土地拍卖,却不得不让全国人民侧目,原因就是这块土地的拍卖约束中,首开了两大先河——对房屋的售价和出售时间都做出了限制!
保定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针对2017-30号宗地,专门出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须知”,并对竞拍规则做出严格约束,首次采用“限房价竞地价,限低价竞房价”的“双限双竞”出让方式。
在该“出让须知”中,有竞得土地的竞买人需告知购房人,在取得不动产权证之日起10年内不得买卖;最高土地限价1100万元/亩;最高房屋销售限价13000元/平方米;竞得人竞得土地后,在其建设完工后,不得自持自己开发的房产,应全部进行市场销售等条款。
也就是说,保定对这宗土地拍卖,不仅限制了最高竞拍地价,也限制了最高房屋销售价格,更最震撼的是,购房者在取得房产证之日起,10年内不得买卖。
这算是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了。可以预见,这将带来示范效应,除了过去的限购、限贷、限价政策,现在又开始了创新调控,那就是限卖,而且限卖的期限越来越长。
事实上,2017年3月23日,厦门首创“限售”政策,宣布新购商品房取得房产证之后满2年才能出售。随后,至少有成都、福州、青岛、广州等25个城市跟进,推出了类似的“限售”做法,时间长度一般为2到3年。
而保定这次一下把限售时限拉长到十年,对于短期炒房客来说可谓是致命一击。
炒房客都哭晕在厕所?
对此,著名财经评论人士黄生认为:
10年内不得卖出,如果这个政策推广到全国,那全国所有的炒房客都将哭晕在厕所了。
1、10年内不能卖出,那么投机炒房的基本绝迹了,因为持有十年,投机是不可能的,必须变成长期投资。
2、10年内不能卖出,那么杠杆的压力就会很大,因为杠杆的时间成本会很高,一旦资金压力大,不能随时卖出房产,那么买房前就要认真衡量。
3、10年内不能卖出,市场的变化会很大,谁也不能保证房地产上涨十年,因为十年时间很长,不确定性太长。
过去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极度繁荣,甚至可以说是泡沫很大,必须要让国人冷静下来,让国人恢复理性。
因此设定一定时间,不能卖出房产是对的,如果限卖的时间过短,比如两年,两年能不能让国人冷静下来,恢复理性,是很难的。
如果时间拉长,比如十年,在这段时间内,让房市经历牛熊周期,让国民看到房地产的上涨,也看到房地产的下跌。
那么国民对于房地产的情绪自然会恢复理性,不会只看到房地产永远上涨,这样一来,盲目的冲动就会大大降低,房地产泡沫就会大大得到抑制。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限售新政真会在全国推广吗?
“十年不得卖出”会推广到全国吗?
尽管“保定10年禁止买卖”、“史上最严政策”等词汇非常醒目、惹眼,大家所在意的,是继保定之后,中国是否会在更大范围内推广10年不得卖出的政策,一旦大面积推出这个政策,那么房地产将全面降温。
但据《每日经济新闻》评论,目前来说,还是需要冷静看待这件事,不宜过分解读:
一是这个文件仅针对2017-30号地块。况且,还是30宗拍卖土地中的1宗,并不是保定市出台的针对所有商品房的政策,占比很小。
二是土地“双竞双限”将伴随着针对购房者的某些限制性措施。而这块地上开发的部分房产,有可能成为保障房、经适房,甚至公租房。据悉,该地块拍卖是落实保定市2017年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改善民生的一项举措。
三是取得不动产证后10年内不得买卖,是为了打击某些保障住房供给的投机行为,而之前经适房的普遍政策是5年内不得买卖,并不是针对所有的商品房。
四是保定在去年12月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已提出探索实行该方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尝试。其目的是不让炒作保障性住房。
五是保定的这次土拍尚不具有风向标的作用,更不具有代表性。缘于其保障房的属性,这就决定了它不能像其他商品房一样自由交易的命运。这件事对大部分人来讲,影响微乎其微,没必要小题大做。
所以说,保定出台最狠限购这事,真相没那么可怕!
楼市“限售大军”再扩容
虽说保定的“最严限售”推广到全国的可能性不大,但这个周末,除了保定,还有长沙、无锡两座城市加入了限售大军。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32个城市开启“限售”。
5月20日长沙新政:2年内不能卖,本市户籍限买第三套及其以上,非本市户籍1套以上不能买。
20日凌晨,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消息,长沙市为进一步做好房地产住宅市场调控工作,正式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住宅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长沙新政主要内容如下:
1.暂停对在限购区域内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家庭出售商品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房,下同);暂停对在限购区域内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家庭出售商品住房。
2. 对在限购区域内无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家庭:凭在长沙市连续缴纳12个月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限购1套商品住房;属于省、市、区引进人才和公务工作调动的非本市户籍家庭凭有关部门证明限购1套商品住房。
3. 在限购区域内购买的商品住房,需取得《不动产权证书》满2年后方可上市交易。
同日,无锡出台房产新政:2年内不能卖,暂停对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出售二手住房。
5月20日,无锡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
无锡新政主要内容如下:
一、严格执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意见》(锡政办发【2016】160号),并暂停对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出售二手住房。
二、购买住房(含二手住房)在取得不动产权证2年内不可转让;法人单位购买住房(含二手住房),在取得不动产权证3年内不可转让。
三、进一步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为,加强二手房网签管理,全面开展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工作。具体操作规定由市住建局会同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四、市房屋交易管理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等部门要严格执行本通知规定,切实履行相关责任和义务。各房地产开发企业及房地产经纪机构如有违反调控政策的行为,一经查实可暂停网签资格,并责令限期整改。
无锡和长沙新政规定拿到房本后两年内不能卖房,类似的政策还有南京,5月13日南京发布新政,新购房3年内禁止上市交易。
从最新出台的这一轮房地产新政看,新特点是明确规定拿到房本后X年内不能卖房,而且一个比一个狠!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限售”的根本是楼市“去杠杆”,因交易周期大幅延长,高杠杆资金成本进入难,因此,促使购房者必须要以自用为目的配置资金。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限售政策对抑制短期投资客、炒房客影响较为明显。对自住兼投资或长线投资的人影响不大,因为这类人往往买了之后还会租出去,租几年再考虑是否需要卖出。
还有观点认为,和房地产税相比,“限售”持续性不强,限售仅两三年最多不超过5年,并且还会随房地产形势变化产生变数,但在政策存续期,它打击短期炒房客的效果比房地产税明显。
马光远:冻结交易真能管住炒房吗?
按照保定的限售政策,如果10年不得买卖的规则真正执行的话,房子就真的成了名符其实的“不动产”。
那么,通过这种极端的限制房子流转的措施,就真的可以改变看涨的预期,真的可以抑制炒房吗?
经济学者马光远认为,答案是恰好相反!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样貌似严厉的举措一旦真正执行,甚至普遍化,不是意味着炒房得到了遏制,而是意味着这个市场肯定死掉了。
一个市场一旦被冻结交易,这个市场肯定不复存在,还谈什么炒房?盖房子的和买房子的都会被吓跑。
我们看到,始于今年3月份的本轮调控已经覆盖全国50多个城市,出台100多项调控措施。调控的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手段之多前所未有,从限购限价限卖到限离,从一线城市到全国贫困县全覆盖,拿出浑身解数来为房价降温。而且,这是迄今为止“最真实”的一次调控,当然也是最严的。从目前一线和前期热点城市的市场表现而言,其实我之前预判的“变天”已经成为了事实。
以北京为例,在一连出台10多项刀刀见血的调控之后,北京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已经逆转,交易量大幅度下滑,新房价格被人为冻结,二手房价格出现了明显的松动。数据显示,5月1日至15日,北京二手房累计网签4756套,比上月同期下降39.3%,日均网签量下降到317套,比新政前下跌了一半。
按照这样的节奏,整个市场的观望期应该不会太长就会进入真正的看空周期。这个结果,真的意味着房地产调控真的见效了嘛?炒房者离开这个市场了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目前市场之所以迅速冷冻,完全是因为“限卖”,“限价”这些非常规的手段所致。
从本轮调控的特点看,他认为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直接针对价格,比如年初很多热点城市承诺,今年房价环比不上涨;
二是手段更为行政化短期化,比如限卖的措施。
承诺房价不上涨,于是调控的手段就直接针对价格,比如,限制新房的价格,高于某个政府规定的限价不给预售证,开发商要么推迟上市,要么穷尽各种办法降低成本,二手房的限价措施则更为严厉,直接规定某个区域的价格不能超过多少,超过限定价格的,不许中介公开挂牌,这也是直接冻结交易的手段。
限卖则更直接,冻结了交易和价格,表面看调控效果明显,但实际是,一方面大家对市场的未来悲观,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的人认为这种调控不可持续。
越是严厉的违背规律的调控措施,越不可能长期执行。就长期而言,很显然,当下的调控措施并没有改变大家对未来市场的预期。
房价下降,不是调控起到了效果,而是市场被冻结而已。
采取极端的办法调控,表面上达到了效果,但事实上对市场未来的发展和长期的预期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房子是用来住的”这个出发点没有错,但要真正实现房子是人住的这一基本目标,需要重启炉灶,围绕这一目标构建一套长期的政策体系。
而且,要真正实现房子是住的这一目标,必须建立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而不是人为冻结市场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市场和政策长期预期的基础上,而不是不信任的基础上。
特别是,要真正实现居住目标,更不能把市场上的投资行为赶尽杀绝,如果赶尽杀绝的话,“住”只能通过买这个途径,而不可能通过“租”这个途径,租房市场本身就是房地产投资市场。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要清醒地认识到,过去近10年,中国之所以能够基本解决大家的居住问题,靠得是房地产市场化的改革,而不是反市场化的政策。在房地产市场化的过程中,尽管带来了高房价的负面效应,但这是政府和市场边界模糊,是土地没有实现市场化转让的结果,是市场化不彻底,市场与政府的错位,而不是市场化过度。
应该承认,住房回归居住,房地产政策回归民生,这是对的。
但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制度建设,而不是依靠一惊一乍的行政调控,更不能靠无法坚持的极端措施。把房地产回归居住建立在目前的调控基础上,我认为仍然是一种懒惰思维,仍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过度的调控造成的负面效应显而易见。以限价为例,我最担心的是,如果限价执行一两年,开发商为了省成本,一定会制造出又一批很烂的房子,导致住房质量的严重下滑。
而在人人都知道目前很多政策根本无法坚持的情况下,一旦政策松动,则意味着市场的又一次报复性反弹。一只充足气的皮球如果不慢慢放气,一定是会爆炸的。
记住,冻结了交易,不等于管住了炒房。交易一旦冻结,即使真正居住需求的人也不敢出手买房,担心房价下跌。酒店每天大张旗鼓扫黄,正常住店的人也不敢来了,最后就没有人开酒店了。
【21俱乐部微信号(club21cbh)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21财闻汇、金融行业网(jrhycom)、黄生看金融(fengyuhuangshan)、Wind资讯(windzxsh)、天天说钱(liuxb0929)、中国经营报、证券时报、凤凰财经、新浪财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