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
浏览量:
你知道一双阿迪耐克的运动鞋,从设计到完工需要多少时间?答案是18个月。
近日,阿迪达斯宣布,一款3D打印运动鞋将在今年内上架销售。这款运动鞋的生产周期可缩短至1个星期,甚至而在不久的将来,1天就够了。
对于运动鞋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但对于运动鞋制造工厂中的一线工人来说,他们的命运可能发生重大的变化。
阿迪达斯“德国制造”3D打印鞋,一双鞋底仅需20分钟
据路透社报道,近日,阿迪达斯宣布对一款名为“未来工艺4D”的运动鞋进行量产。这款运动鞋是阿迪达斯与Carbon公司合作,通过液态3D打印技术进行生产的。
这种独特的技术利用紫外线将液态树脂聚合物固化为精美的格子鞋底,为客户定制个性化鞋子。
其实早在2016年12月,阿迪达斯就发布了自己的3D打印运动鞋,零售价为333美元(约合2297元人民币)。但是,此前的3D运动鞋制作起来不够灵活,鞋底也很硬,打印一双鞋底需要10个小时。
但是,Carbon的技术将有助于阿迪达斯更快地生产限量款或根据个人的体重、步态和运动类型设计运动鞋,成本也更低,还能将打印鞋底的时间从一个半小时大幅缩短至20分钟,克服传统3D打印的局限性。名为“Futurecraft4D”的运动鞋则采用这一技术,预计在今年晚些时候上架。阿迪达斯希望今年能够出售这种运动鞋5000双,明年出售10万双。
但是,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这款量产的3D打印运动鞋的生产地是阿迪达斯在德国安斯巴赫的SpeedFactory工厂。该工厂离阿迪达斯在巴伐利亚的总部很近,正式露面是在2016年5月,工厂的生产主力是高科技的机器人。
通过传统的生产流程(从设计、制作原型、测试材料到生产)生产一双鞋大约需要18个月的时间。相形之下,在SpeedFactory工厂,从设计到交货1周内即可搞定。公司称,一旦设计完成,这个生产周期甚至可能压缩到1天时间。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可以为大家勾勒一下未来我们购买运动鞋的标准流程:
你来到一家运动鞋鞋店,除了购买现货,还可以选择定制运动鞋。如果选择定制,那么你只需在导购的引导下,在一台特殊的跑步机上走两步,机器就能收集到关于你体重、步幅、双脚的大小和形状等有关数据。这些数据将实时发送到鞋厂的数据中心,并匹配特别的要求,比如自己钟爱的款式,或加上自己独特的设计——例如自己的签名。工厂搜集数据完成后,1天内完成打印,第2天即可通过快递发货,你将收到完全符合自身特点和个性的运动鞋。
在以前,这样的定制鞋很难实现,因为成本太过高昂。如今,在3D打印、机器人、传感器等各种技术综合使用的基础上,以前的大规模生产完全可能被个性化的C2B设计所替代。
去年,SpeedFactory工厂出现在公众面前时,“阿迪达斯搬回德国!”声音让一些海外工厂担心不已。
据路透社报道,阿迪达斯在1993年关闭了最后一家位于德国的鞋履工厂,将生产设施全部从欧洲转移到了成本更低的亚洲,尤其是中国和越南。
但是随着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的日渐成熟,加上亚洲地区日渐增长的人工成本和较长的运输时间,阿迪达斯已经可以将生产线重新带回欧洲,以满足当地消费者对于新款鞋履日益增加的需求。
中国,越南工人又要担心了
SpeedFactory工厂的筹备、开工、再到目前量产的背后,伴随的是阿迪达斯撤离中国,而且在东南亚的日子也不好过的事实。而且,以目前SpeedFactory工厂的发展势头来看,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鞋模式将面临更大压力。
在阿迪达斯的SpeedFactory工厂,电脑编织、机器人切割、3D打印等技术技术都有助于更快、更廉价、并且更节省物料地生产鞋子。阿迪达斯称,SpeedFactory不会像亚洲的工厂那样雇佣大量劳动力,每个工厂只需要160人。
2012年底,阿迪达斯苏州工厂——也是其在华唯一一家自有工厂关闭。
对于阿迪达斯苏州工厂的关闭,服装行业观察人士马岗向网易财经表示,由于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成本一直上涨,导致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逐渐衰弱,成本的上涨超过了阿迪达斯的预期,在此情况下做出工厂转移是在“情理之中”。
据研究机构波士顿咨询集团长期追踪各国制造业成本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工资在2004年~2014年间10年增长两倍,从2004年的4.35美元/小时增加到2014年的约12.47美元/小时。而到了2015年,中国制造业劳工成本已经占据总成本的12%,与欧洲的波兰14%非常接近,而美国劳工成本为总成本的18%,与此同时,美国制造业成本在2004年~2014年10年间增幅不到30%至22.32美元/小时。据BCG估计,如今在美国平均花1美元生产的东西,在中国需要花费96美分。
随后,阿迪达斯、耐克等运动鞋制造商纷纷将工厂搬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
耐克年报显示,2001年鞋类产品生产中,中国工厂占了约40%,排名全球第一,2005年这个数字降至36%,2010年则进一步下滑至34%。相比之下,耐克在东南亚国家越南的产能却一路高歌猛进,从2001年13%发展至2010年37%,取代中国第一的位置。
2012年,阿迪达斯仅向为其生产伦敦奥运会特许商品的柬埔寨服装厂工人支付每周10英镑(约合15美元)的工资,即便是阿迪达斯最后纠正的当地工人月平均工资为130美元(约合828人民币),这个数字也距离苏州工厂此前对外招工时所宣称的“人均月工资不低于3000元人民币”相差太远。
不过,对于阿迪达斯迁移生产基地,业内也有不同看法。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就表示,东南亚地区除劳动力成本低之外,相比中国地区没有丝毫竞争力,该地区的生产配套设施远没有中国齐全,大量的原材料主要还是从中国大陆采购。随后的事实证明,鞋业代工厂搬到东南亚后,也遇到了一些麻烦,例如2015年因劳资纠纷,阿迪达斯和耐克代工厂的工人举行了罢工。
从目前的趋势看,中国的人工成本还会继续增长。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在4月7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义珍介绍,根据人社部对500个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在外务工的人数27.9万人,同比略减了2.1%。但就地就近的就业持续增长,一季度末,本地非农就业的人数为6万人,同比增长了7.1%。
每经编辑 王嘉琦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路透社、网易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等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