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当前位置:

首页 财经 正文
美联储也许来了一次假加息?市场懵了,你的钱袋子有何影响?

发布时间:2020-07-17 17:04:59

来源:

浏览量:

【21财经搜索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经济观察网、新华社】


2017年的美联储加息,比以往时候都来得早了一些。


回顾过去两年,美联储的加息都发生在12月。但在今年,仅仅时隔90天,美联储主席耶伦——这个被称为全球最有权势的女人,再一次说出了那句让全球都胆战心惊的话:


加息!


如果要给2017年的加息一个次数的话,耶伦表示:


将会是3次!


时隔90天,美联储再次加息


北京时间3月16日凌晨2:00,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25个基点,美联储利率决定上限为1.00%,下限为0.75%。这是仅时隔90天之后,美联储又一次加息。上一次加息是在北京时间2016年12月15日。


除了本次加息,美联储委员还一致确认,2017年总共将加息3次(含本次在内),2017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预期在1.375%。而且,2019年将略微更快地加息,上调2019年年底预期至3%(之前料为2.875%),并维持2018年年底2.125%的利率预期不变。


就在一个月前,市场还在预期美联储今年首次加息会发生在6月份,但当美联储委员以及耶伦表态3月将加息后,此次加息则已板上钉钉。这一点在市场表现就可见一斑。


美联储加息是只白天鹅?


加息甫落,有别以往,美元指数应声下跌,美元指数重挫逾1%,报100.5435,创一个月以来新低。美股、美债、金价、油价则应声上涨。这是因为,市场最关注的议息声明和耶伦讲话均略显鸽派,最新点阵图显示2017年加息3次,声明不及预期。


“美元指数的回调意味着短期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得到缓解。人民币中长期无忧,维持相对稳定的概率加大。”星石投资认为。


果然,3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8862,调升253个基点,为3月7日以来最高。加息“靴子”落地,震荡调整两周有余的A股市场情绪反而向好。上证综指开盘涨0.17%报3247.16点,有色金属、券商、化工、白酒板块领涨。香港恒生指数更是开盘大涨1.3%。此前香港金管局紧随美联储步伐,将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1.25%。


虚惊一场!被金融市场称为“惊魂36小时”的这一刻就这样来了。


不过,此次美联储加息真是一只白天鹅么?富达国际投资方案设计主管DavidBuckle称,市场对利率上升的预测仍然远低于美联储预期。他认为,市场低估了美联储对通胀风险的看法。目前倾向于沽售美国债券利息曲线的中期部分,并继续增持风险资产。预期下一次加息会发生在今年6月份。


“在温和的外围环境和市场条件下,美联储似乎正采鳃会性的加息策略,逐渐令利率回到中性水平(目前看到的大约是2%,但预计在未来一年左右逐渐上升到3%)。” 富达国际环球经济学家Anna Stupnytska 表示。


这一刻,央妈是否“加息”了?


这一刻,中国央妈其实也没闲着,3月16日,公开市场7天、14天和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45%、2.60%、2.75%,较上次上调10个基点。依然是温柔地在金融市场内“加息”。


囿于“中国债务、企业成本和投资回报率不支持”等诸多客观因素,央妈的“伪加息”策略别有意味。


央妈有苦难言:当下暴涨的房价,大宗商品的输入性通胀,通胀之星火已若隐若现,宽松不再,引导加息预期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正如,高华全球研报认为,3月10日的央行答记者问印证了货币政策紧缩立常其研报称,周行长重申了“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他还表示,货币政策应做得“更加”中性一些,过度信贷供应不利于改革。而企业应该积极推进改革,降低对信贷的依赖。当被问及是否会加息时,周行长并未直接回应,而是表示金融业自己也在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除了名义价格(名义利率),还要看实际价格(实际利率),这跟物价和其他因素有关系。


不过,自1月底、2月初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央行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上行10BP之后,3月16日央行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的再次上行10BP,这是不是“加息”呢?市场有些困惑。


央妈的回答是“NO”。“观察是否加息则要看是否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中标利率上行并不是加息。在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框架下,‘加息’指的是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带有较强的主动调控意图。而中标利率上行是在资金供求影响下随行就市的表现,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央行有关负责人说,“中标利率经常在变,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


这位央行负责人的逻辑是,央行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是通过央行招标、交易对手投标产生的,此次中标利率上行是市朝招投标的结果。3月16日央行逆回购和MLF操作合计投放3830亿元资金,规模可谓不小,但中标利率仍上行了10BP,主要反映了近期国内外影响市场资金供求因素的变化。


在这位负责人看来,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内经济出现一些回升迹象,物价上升导致实际利率下行,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动力较强,部分城市房价快速上涨,而海外经济也在改善,特别是美联储在去年12月份和今天凌晨两次加息,美国国债收益率带动全球收益率曲线上移。这样,国内基本面与海外因素传导效应叠加,市场利率已迅速有了反应。中标利率跟着市场利率走也是正常的。


“如果二者利差越来越大,就会出现套利空间和不公平,市场定价也会扭曲。从本次招标前的市场预期看,基于对国内基本面变化和美联储加息的判断,市锄构对中标利率进一步上行已有较强预期。”上述央行负责人说。


市场并不平静


也许是巧合,央妈否认“加息”声甫出,离岸人民币对美元震荡回落,最低跌至6.8722,失守6.87关口,回吐隔夜部分涨幅,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开盘报6.8950,上日收报6.9135,现报6.8948。两地价差倒挂逾200点。


3月16日亚市时段,美元指数亦开始反攻。现报100.6513,盘中涨幅0.11%。非美货币涨跌不一。


就2017年美联储首次加息,即美联储十一年来的第三次加息,富拓外汇(FXTM)中国市场分析师钟越认为,由于整体市场已充分定价了此次加息并反映消化在美元近期的走势上,预计其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影响有限,短期跌破6.95的概率不大,中期来看7.0仍是重大强支撑关口,非轻易可攻破。


相较于美联储2015年和2016年的前两次加息,“此次加息对人民币料将极为有限,因今年起中国实施更为严厉的监管措施管制力度得以加强,限制了资金外流,1月份中国外汇储备回升守住3万亿美元关口也显示了人民币抛压减缓。” 钟越称。


事实上,加息前市场担忧的“鹰派”声明并没有出现,这有望提振市场情绪。


星石投资认为,在加息前多位联储官员异常一致的鹰派表态,令市场更为关注和担忧的是美联储会做出更快加息节奏甚至是全年4次加息的指引。但是从声明和耶伦的讲话来看,这种担忧可谓虚惊一场,本次对经济和利率的预测较去年12月份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从点阵图上来看2017年依然是3次加息的预期。耶伦在会后表示“加息比预期中值多一次或少一次都属渐进加息,联储未预计每次会议都收紧宽松”,耶伦的讲话明显偏鸽派,市场之前的担忧情绪将会大大缓解。


那么,这意味着,短期人民币不再承压么?


在星石投资看来,人民币短期贬值压力解除,中长期保持稳定。其逻辑是,3月份以来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美元指数再次走强,人民币贬值压力又起。由于本次加息被充分预期,以及联储的鹰派不如预期,美元指数在加息决议作出之后应声下跌,美元指数重挫逾1%。美元指数的回调意味着短期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得到了缓解。从中长期来看,汇率的走势不仅仅受制于两国的利差,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国内的经济基本面情况,在中美同步复苏的背景下,中长期人民币无忧,维持相对稳定的概率加大。


海通宏观姜超亦认为,当前美联储加息不如预期中鹰派,美元指数回调,有助于人民币汇率压力的缓解。此外,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对中国汇率问题尤为关注,并多次声称要将中国纳入“汇率操纵国”,所以人民币继续贬值无疑面临更大外部压力。加之,人民币贬值压力在过去两年中得到一定程度释放,因此,预计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有望保持稳定。


换言之,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你——目前或许不必太过担忧钱袋子……


一图看懂美联储加息将如何影响钱袋子


那么问题来了,美联储提高加息频率,会对我们的钱袋子造成哪些影响呢?

1489644618986566.jpg

1489644619111316.jpg

1489644622827613.jpg

【21财经搜索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经济观察网、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