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

当前位置:

首页 法制 正文
就一个动作,他卡里的钱永远都花不完!原因竟是…

发布时间:2020-07-17 17:04:59

来源:

浏览量:

排队,点餐,刷卡……

相信大家都有吃食堂的经历吧~



所谓众口难调,

面对食堂,大家都表示已无力吐槽啊~

随便来两个



1、记得大学的时候,室友把食堂师傅给打了,老师很生气的把他叫到办公室,严厉的问道:你为什么打人?室友不屑地说:食堂饭太难吃了,都没法下咽。老师说:那你也不应该打人,老实交待用什么打的,都给师傅打住院了。室友回道:油条....


2、中午去食堂吃饭,和食堂的帅哥说:来一碗番茄鸡蛋汤。然后他从隔壁卖菜的窗口舀了一勺番茄鸡蛋,然后放到萝卜汤的锅里,又搅了搅盛给了我...



然而,武昌有一哥们儿李某却十分钟情于公司食堂,

每次去吃饭,

只挑价格贵的菜,分量也要得足。

在食堂一顿就吃掉几十、上百元钱,

吃食堂的钱比收入还高……


难道是他们食堂特别特别好吃吗?

并不是!

是因为他吃饭不要钱!


然而李某就是一普通打工男,

与老板非亲非故,

能这样岔着吃是因为有一个神器

“无限”充值的就餐卡


来看看到底什么情况




5月初,东西湖区径河街一家工业园内,承包员工食堂的吴某核算账目时发现,不到一年时间内,自己承包的食堂无缘无故亏损了2.5万余元。


吴某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向径河派出所报案。刑警王彦等人前来走访调查,没有发现任何被盗痕迹,会不会是就餐卡出了问题呢?刑警王彦大胆猜测。


在食堂就餐的员工有200多人,刑警王彦等人决定在吴某的食堂内暗中观察一段时间,果然有了发现。他看到,连续数天,一名姓李的男职工只挑价格贵的菜,份量也要得足。在食堂一顿就吃掉几十、上百元钱,完全不像其他打工者那样精打细算,也与打工的收入不相符。

5月14日上午,

刑警王彦等人将李某传唤到派出所,

出示了李某近几天来的进餐消费刷卡记录,

问他为何“胃口”这么好。

李某头上直冒汗,

直接承认了自己的小伎俩。






原来,40岁的李某是武昌区人,去年9月初应聘到该工业园一家公司上班。李某交代,拿着就餐卡在食堂吃饭,觉得有机可趁,上网搜寻电子就餐卡的制作方法。

去年10月初,

他花150元钱从网上买到

门禁电子配卡机后

给自己的就餐卡充值,

拿到食堂试刷,

竟然可以正常消费!

▲电子门禁卡复制机


▲伪造的电子就餐卡


▲警方缴获的笔记本电脑


李某大喜过望,便在食堂吃香喝辣。

李某还将“福利”送给同事分享,

先后为3名同事多次免费充值。

这4人便在食堂内海吃海喝,

什么菜贵就吃什么菜。



目前,李某因涉嫌盗窃罪已被刑事拘留。


网友留言


@小蚊秄:上帝给了你一个发明的脑 你却用来吃


@飞莎风中:本来一辈子不愁吃喝的……

@满树桃花郡主:看吧,犯罪也是要智商的


@我心里住着一个红红好姑娘:涉世未深的下场!


@爱吃猫的鱼MARY:聪明劲没用对地方


@讨厌:自己吃就算了,还让别人一起吃,比隔壁老王还可恶!


看到这儿,有人发问了:

可以充钱,那是否也可以偷钱?

小编一查,不禁害怕起来

看看下面这个记者实验

10秒复制一张卡,连密码都有,直接偷光你的钱!


记者暗访:十秒钟复制一张银行卡   


据媒体报道,记者曾卧底到一个盗刷银行卡的团伙之中,以此揭开银行卡盗刷的黑幕。整个事件是这样的:在这些盗刷银行卡的群里卧底几个月后,记者慢慢地和群里的成员混熟了,为了揭开他们复制银行卡的黑幕,记者决定先从复制银行卡的成员入手进行调查。在多次试探之后,记者终于和一个名叫“老杨”的人搭上了线。 


老杨说,他在广州、深圳一带活动,专门复制中国境内的银行卡。多次周旋之后,老杨答应卖给记者一台银行卡复制器,并承诺教会使用这台复制器。3月18号,记者在支付了8000元之后,拿到了这台银行卡复制器。


记者收到复制器几个小时后,老杨如约而来,准备通过视频来教记者使用这台银行卡复制器。


银行卡复制器连接到电脑之后,就有一个复制卡的程序出现在电脑桌面。


果不其然,银行卡就在这台复制器上刷了一下,卡内的信息就变成一行行的编码出现在电脑上,而且还有密码。


老杨在他操作的时候,记者进行了计时,把银行卡的信息复制到另外一张银行卡上,只需要短短的十秒钟。


实验复制银行卡:成功并取钱


视频教程结束后,记者决定亲自实验一下,到底能不能成功复制银行卡,又能不能成功取到钱呢?来看记者的实验。


记者的实验让人难以置信,可能您会说了,即使买到了这样的银行卡复制器,想去随随便便的拿到别人的银行卡,恐怕也不是容易的事吧?其实,对于不法分子来说,这,根本就不算个事。


上百万条银行卡信息被泄露☟


记者拿到泄露信息 核实后竟全都准确无误


3月28号晚上,交易者通过QQ发过来一个目录,也是他们手中掌握的银行卡信息。其中,上海市储户信息38000条,山西储户信息17500条,山东150000条,浙江40400条等等,几乎涵盖了全国所有的省份,所有的城市,而且涉及到我们身边的各个银行,这些泄露的银行卡信息加在一起足足有上百万条。


记者先买了一万条郑州的储户信息,准备进行核实真假。付钱之后几分钟,这个交易者就把信息发了过来。


咱们来看一下记者购买的信息,银行卡卡号,卡内的余额、银行卡的密码,开户日期一应俱全,咱们再来看看后面的这几行,这是开户人的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甚至还有电话号码。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只是一条条的银行卡信息罢了,但是对于盗刷银行卡的不法分子来说,通过他们的技术手段,每一条信息都能复制出一张银行卡。如果这些信息都是真实的,真不敢想象后果该是多么的可怕。


一旦被别人复制成银行卡,我们卡里有多少钱,数额是怎么变化的,他们都会一清二楚,我们还有什么隐私啊? 


为了核实这些购买过来的银行卡信息,我们把这些信息一份一份打印了出来。准备按照上面的地址去寻找,逐个进行核实。


连续核实了多个上面的名单,记者发现,这每一个信息都是真实的,姓名、地址、卡号、开卡时留的电话号码全都准确无误。最让这些储户们接受不了的是,他们一直认为最为隐私的密码也不再是秘密了。

                                         

上百万条银行卡信息,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拿到了,可能您会想到,既然这些人可以轻易地把银行卡复制,他为什么不愿意拿着复制的卡去取钱呢?那样获利不是更多吗?


其实,他们认为如果自己取钱会冒更大的风险,所以,取钱的活儿就交给了专门的“洗钱者”,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疯狂盗刷的。


记者卧底盗刷团伙:现场盗刷取钱


在江苏徐州,记者联系上了这帮复制银行卡的“洗钱者”,只有和他们接触后,见到他们如何从复制的银行卡中将“黑钱”洗白,整个盗刷的黑幕才能真正的揭开。4月1号晚上,他们和记者约好,在一个酒店门口见面。


为了规避风险,记者提前复制了一张自己的银行卡,在里面存了10000块钱。只见这个年轻人从床头的一个纸袋内取出一个POS机,开始查询卡里的余额。


刷过钱,这个年轻人还让记者确认了一下刷卡小票,然后再次把手伸进床头的那纸袋,给记者拿钱。


记者原本和他们商量的是四六分成,复制卡中刷出的钱,记者六成,“洗钱”者四成,但是这些人嫌冒了这么大风险,嫌赚得太少了,只给记者五千块钱。


记者特别留意了一下,他们的POS机都是和市面上虽然外观一样,但是上面显示的编码却很奇怪,这个年轻人说,这是他们改装过的POS机。


整个“洗钱”过程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彼此之间很有默契,几乎连一句多余的废话都没有,而且整个过程都是现金交易,绝不通过银行卡转账。


记者赶忙对自己的银行卡进行了查询,10000块钱已经被取出来了,但是在哪里被取的,用什么机器来取的却查询不出来,10000块钱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看完这上百万条银行卡信息在“黑市”上这样随意的买卖,盗刷团伙的疯狂作案,你是不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专家认为,除了持卡人自己应当多加小心,更需要监管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大力宣传银行卡使用的注意事项。


尤其是,一旦银行卡被异地盗刷了,首先我们要证明卡在自己身上,比如你可以立即去银行存取一百块钱,然后保存好存取的凭证,这样可以证明该银行卡的确在你身上,钱是异地盗刷的。之后再报案处理。


提醒每位朋友,警惕!

如此简单就能复制一张卡,
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起来,
让这样的漏洞尽快消失!
同意请点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