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正文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八大核心技术,为患者带来福音

发布时间:2020-10-28 10:01:22

来源:齐鲁经济网

浏览量:

一、 人工关节置换及翻修技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的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等疾病的终极方法我科已有40余年的临床经验,是我院的传统优势项目。201310月,我科与德国汉堡塔贝医院联合成立骨关节交流合作中心同年11月成为我省首批通过人工髋、膝关节置换临床应用能力审核的临床专业科室。目前科室常年开展髋、膝、肩等关节的人工关节初次置换手术以及复杂髋、膝关节翻修手术,年手术量超过600台。手术效果和围手术并发症控制方面均处国内先进水平,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已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最大的人工关节置换诊疗中心

                                               二、关节镜技术

我科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率先引进关节镜设备,经过近30年不懈努力,关节镜技术日臻成熟国内领先年关节镜手术量近1000台,目前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关节镜培训中心。在膝关节韧带损伤、髌股关节不稳、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肩袖损伤、SLAP损伤、Bankart损伤、肩关节不稳、肘关节损伤、髋关节撞击、盂唇损伤、踝关节疾患等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我科常规开展的“股神经阻滞联合局部浸润麻醉下膝关节镜手术”,是国内少有的在门诊手术室完成关节镜手术的科室,该项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等优点

 三、 保膝技术——胫骨高位截骨术

胫骨高位截骨术(HTOHigh Tibia Osteotomy)是通过胫骨近端截骨矫形,矫正膝关节负重力线压力从磨损的内侧间室转移至相对正常的外侧间室,阻止或者延缓软骨的进一步磨损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从而避免或尽可能推迟关节置换的一种关节”的手术。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拄双拐走路,一周左右就可以出院。一个月后复查,医生会让患者逐渐用单拐走路,再慢慢过渡到拐走路,大约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患者就可以正常动了。根据目前文献的随访结果,胫骨高位截骨手术后5年没有再做其他手术的患者占95%,术后10年没有再做其他手术的占91.6%,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患者,保膝手术后效果可以维持10年以上。

                                              四、 股骨远端截骨技术

膝关节外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多是因为膝外翻畸形导致膝关节外侧间室压力增高,造成外侧间室的软骨磨损而引起,而外侧间室软骨高度丢失又会加重膝关节外翻畸形。股骨远端截骨术 (DFODistalFemoralOsteotomy),是通过截骨矫正膝外翻畸形,从而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目前常用的截骨方法有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和股骨远端外侧开放截骨。

                                             五、 股骨头坏死保髋技术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疑难疾病之一,很多人认为股骨头坏死无法治愈,最终不得不换关节来治疗。其实,人工关节置换一般适用于股骨头坏死晚期(股骨头严重塌陷,关节间隙变窄),尤其是对于年龄大于60岁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目前是一种疗效最为肯定的方法。而股骨头坏死多见于中青年,人工关节又存在一定的使用寿命(90%的患者可以使用20年左右),同时年轻患者由于使用年限较短、翻修率较高、不能参加活跃活动及中重度体力劳动等原因,其远期疗效不尽理想,所以,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治疗逐渐受到关注。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治疗就是指通过保守(如扶双拐、改变生活方式、服用药物、冲击波等)或手术的方法,保留患者自身的股骨头,保留自身关节功能、推迟或避免关节置换的治疗方法。目前手术治疗是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的主要手段。保髋手术的适应症主要适合于中青年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坏死范围大但未塌陷,或股骨头塌陷早期(ARCO II期和III期)。手术方式有钻孔减压、髓芯减压植骨、外科脱位技术下病灶清除植骨等。

我科多年以来致力于股骨头坏死的全程治疗,针对不同分期的坏死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近年来顺应早中期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的国内外主流治疗理念,我科在石辉主任、刘明廷教授、孟涛教授及张寿涛教授等保髋团队的积极开拓下,采用最新的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直视下彻底清除坏死骨,然后进行打压植骨,促进骨坏死的修复,从而延缓股骨头坏死进展,推迟甚至避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广大年轻的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六、 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截骨技术

髋关节发育不良(DDH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是指髋关节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畸形,包括股骨头和髋臼的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以及髋关节脱位三种情况。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多见于女性,有些患者毫无症状,仅仅在拍X线片发现。大多数患者在20-40岁之间出现症状,早期症状表现为髋关节活动时的隐痛和酸胀不适感,长时间行走后会加重疼痛症状,部分患者休息后不见缓解。髋臼周围截骨术能够有效地改善髋臼的覆盖、增加负重的关节面,使髋关节的旋转中心内移、减小髋关节负重面软骨的应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推迟骨关节炎发生,最终避免或者延迟关节置换手术

                                              七、 体外冲击波技术

 

滨医附院骨关节外科冲击波治疗中心是鲁北黄三角地区最早的冲击波治疗中心。体外冲击波疗法作为一种安全有效、非侵袭性、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对多种骨科疾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应用冲击波的原理针对人体肌肉、骨骼、内脏等组织病变进行病理性逆转的一种疗法。
     体外冲击波的优点在于:1)损伤轻微,可替代某些外科手术疗法;(2)一般采用简单麻醉或不必麻醉;(3)治疗时间短,风险小,可在门诊进行治疗;(4)无需特殊术后处理,且术后恢复较快;(5)治疗费用远远低于开放式手术。

体外冲击波的适应症:(1)运动系统损伤:急、慢性损伤性疾病导致的疼痛、肩周炎、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钙化性岗上肌肌腱炎;腕部手部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肱骨内上髁炎;髋部及膝部慢性损伤性疾病,如弹响髋、髌腱炎、跳跃膝(胫骨结节骨骺骨软骨炎)、膝骨关节炎;足跟痛及足底筋膜炎;腰肌劳损、急慢性腰软组织损伤。(2)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等。(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外科术后或软组织粘连挛缩导致的关节僵硬。

 

 八、 人工智能医学技术:3D打印和骨科手术机器人

3D打印技术属于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3D打印机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过去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包括医学领域的一些高价值应用(比如髋关节假体牙齿)。我科与北京爱康医疗公司联合成立3D打印骨科工程合作中心”,应用3D打印技术对骨科复杂的髋膝关节初次置换及翻修等手术进行手术规划,让手术更加精准、更加顺利。

近年来,滨医附院一直致力于骨科诊疗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的研究及应用。从2019年引进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以来,医院已经成功开展多例骨科机器人手术,应用于关节外科、创伤骨科、脊柱外科等多个领域。机器人手术将医生丰富的骨科临床经验与导航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克服了医生“眼”和“手”的生理极限,显著提升了骨科手术的效果,使骨科手术更精准、更微创、更快康复。

石辉:

男,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

奥地利多瑙医院访问学者。

学术特长:在膝关节骨关节炎、髋关节发育不良、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内外侧副韧带、半月板损伤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股骨头坏死的头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保髋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保膝治疗方面经验丰富。人工关节置换及翻修、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内外侧副韧带修复重建、半月板缝合术等手术技术娴熟。

学术兼职: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康复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下肢创伤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学术发展学组秘书、山东省医师协会骨外科医师分会保髋亚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残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学分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运动与健康促进委员会委员、滨州市运动医学会委员等学术职务。课件教学:发表科研论文近10余篇,其中SCI 4篇,中文核心期刊5篇,主编参编专著4部(其中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著作1部)。承担山东省医药卫生计划课题1项,滨州医学院校级课题1项。完成发明型专利2项,新型实用专利1项。

奖励情况:先后荣获滨州医学院优秀带教老师、实践教学优秀教师、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滨州医学院临床教师技能大赛外科组第一名、团体特等奖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