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齐鲁经济网
浏览量: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树牢为民服务思想,聚焦民生热点和民生服务,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为民服务中展现新时代公立医院的政治担当。
聚焦民生工程,党史学习教育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相融合。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作为新时代建设者,要把握大势,积极作为,在引领区域医疗发展和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中,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
6月19日,由滨医附院牵头组织的黄河三角洲儿童神经与脑电专科联盟成立,三角区域内的37家医院入驻专科联盟。联盟采取“团队帮扶”、“定向培养”模式强化自身建设,力求实现黄河三角洲地区儿童神经与脑电的同质化发展,让更多患者受益。服务前移,下沉优势医疗资源,这是滨医附院主动融入区域民生的生动缩影。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滨医附院积极融入国家和社会发展大局,主动发挥自身优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办实民生事。
一是党建领航,提升服务。以“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为平台,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积极性成立党员先锋服务队,深入基层、乡村开展了39场次的健康宣讲巡诊活动;在职能部门开展“我为临床一线服好务”活动,作出100条工作措施承诺,有效推进民心实事项目落实落地。
二是主动作为,优势引领。医院全面响应国家健康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计划,通过选派业务院长、乡医培训、医联体建设、专科联盟建设等方式,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深度合作,医院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愈发明显;实施医疗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六大中心建设,不断提高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切实保障区域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三是疫情防控,高效便民。通过实施核酸检测服务便民行动、“传染病预防早知道”传染病防控指导活动等措施,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服务提升行动。目前,医院党委党史学习教育确定的“五大类”民心实事项目,22项重点工作正在全力推进,有力推动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聚焦民生热点,党史学习教育与切实解决广大职工和就医群众关注的难事相融合
一是以改革创新涵养加速发展的源头活水。医院健全联系一线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大调研、大排查、大走访”活动,排查走访71场次177人次,梳理医院层面民生工作清单40条,并建立工作台账,全力推进;在调研中即整即改民生问题66件。
自4月1日起,医院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险实现一单式结算;针对医护人员晚间就餐问题,自7月1日起,医院实行夜宵配送措施;针对学生考研需求,学院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考研全上岸学霸宿舍”专访等。
二是以攻坚克难破解服务难点。医院制定《提升门诊服务能力实施意见》,实施“三缩短”工程,努力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目前,放射科CT、磁共振等检查持续到夜晚11点多钟,检验科患者等待抽血时间不超过5分钟;各出入口放置共享轮椅,安排志愿者和导医引导患者快速就诊等,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三是以“放管服”改革打通“最后一公里”。医院与滨州市医保局合作设立滨州市直第一家市级医院医保服务站--滨医附院医保服务站,服务群众“零距离”彻底扭转群众办事难、来回跑的问题。5月19日,来自博兴县一名患者现场办理完门诊慢性病审批业务后,对高效服务大加赞叹:“滨医附院医保报销服务太到位了,给你们的服务点个赞!原来我做慢性病报销需要出院后复印病历、多次到医保局办理手续,还得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拿到钱,现在出院时就可以报销,真是太方便了!”
聚焦民生服务,党史学习教育与公益担当相融合
一是发力公益救助,彰显民生情怀。5月17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长天使”基金项目正式落户滨医附院,将为符合条件的矮小及小胖威利综合征患者开展医疗救助;积极开展先心病儿童筛查、卒中筛查、眼视力筛查等公益项目,区域筛查人群2万余人次。
二是发力基层党建,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医心前移”助力基层医疗公益项目等专项工作,引导基层党组织在为民服务中强化党性教育。今年以来,有39支党员服务队400多名党员走进基层为民服务,辐射影响基层群众近两万人次。
三是发力大健康服务,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4月19日,滨城区2021年乡村医生业务提升培训班在医院开班;5月7日,护理部延伸护理服务走进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东平村,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等延伸至社区、村民家中。此外,医院还联合共青团滨州市委开展“乡村振兴健康行”志愿服务和“爱伴童行”儿童身心健康关爱行动,将用3年时间走遍滨州市91个乡镇开展义诊服务,并为“希望小屋”帮扶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实行精准帮扶。
“下一步,滨医附院将全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民生解难题、我为事业促发展’三项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在机制改革上求突破,在狠抓落实上下真功,以优异成绩答好服务民生的时代‘答卷’。”医院党委书记赵景刚的话铿锵有力。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