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央广网
浏览量:
“十四五”时期是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近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快互联网医院发展,推广健康咨询、在线问诊、远程会诊等互联网医疗服务。一系列政策陆续实施,为互联网医疗的健康、规范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国内互联网医院数量已增长至超过1600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的应用更是让群众直接享受到了便利,对扩展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提高诊疗效率作出重要贡献。
面对人民群众的多元健康需求,互联网医疗在就医和健康管理等领域如何进一步升级?互联网医疗行业将有哪些发展机遇和“痛点”?2022全国两会期间,央广网特别策划“《做客央广网》两会论坛”,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康希诺首席科学官朱涛,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大内科主任朱军,京东健康医疗创新事业部总经理金方怡,共话“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医疗”,为互联网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做客央广网》两会论坛现场)
互联网助力高质量医疗资源实现普惠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在优化卫生健康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以及增强民众健康获得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涛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互联网医疗在帮助疫苗追踪、方便群众预约接种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疫情防控之外,互联网医疗的更多场景也越来越被群众所熟知,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陆林认为,互联网医疗最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让人民群众,特别是边远地方的患者通过互联网更便捷地获得高质量医疗资源的服务。同时,互联网医疗也促进了健康事业医学的进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
朱军分享了一组数据。2020年6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成为北京市互联网医疗第一批先行先试医院。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其线上门诊诊疗患者数已达近14万人次。医院的30多个临床科室都能提供线上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让病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方便。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大内科主任朱军)
金方怡介绍了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在服务基层医疗方面的实践。她表示,截至2021年6月,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的日均接诊人次已经超过16万人次,其中有近6成来自三线以下城市,尤其是县域地区。而这其中,又有60%的用户通过平台获得了全国各地三级以上的医院的医生服务。京东健康也与北京、广州、武汉、成都等各地的政府展开合作,依托数智化技术,帮助社区家庭医生签约等公共卫生服务更加数字化、更高效。
同时,对于像老年人、残障人士这样的弱势群体,京东健康也非常关注。在2021年10月,京东健康和北京市民政局合作,打造了“北京通养老助残卡专区”,到目前已为超过3000位老人提供服务,为他们提供包括常用药品、辅助器具、居家监测、居家护理等服务。
科技手段和医疗相结合,发展前景更广阔
随着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医疗将成为我国医疗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陆林表示,互联网医疗发挥了促进传统医疗进步的作用,利用科技手段,可以与医疗中的人文关怀互相补充、互相支持、互相促进,让医疗服务变得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有温度。
金方怡表示,京东健康自成立以来,不断探索如何将京东集团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能力应用到医疗健康行业。京东健康的研发团队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了基于疾病图谱的智能分诊系统,和基于药学知识图谱的智能审方系统,帮助医患双方精准匹配,以及辅助医师、药师审核处方,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同时,京东健康还将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在医疗质量控制中,助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目前,这些技术已经全面运用到了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保障日均十数万次问诊的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服务。
(京东健康医疗创新事业部总经理金方怡)
未来的互联网医疗:标准建设、加强合作
论坛上,专家一致认为,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医疗大有可为。谈及行业的未来,朱军建议,要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医疗的分级、评价、定价等体系,要加强相关的标准建设。
陆林也认为,发挥互联网医疗的价值,需要监管部门、医院、互联网平台企业等加强合作,共同解决一些现有的问题。
金方怡表示,互联网医疗行业内还没有相对统一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而从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标准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京东健康正在基于线上问诊实践,同时借助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和完善目前已有的质控体系和服务标准。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