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 正文
网民怒怼“假宽带”!知道真相后,脸红了

发布时间:2020-07-17 17:04:59

来源:

浏览量:

近日,英国通讯公司Open Signal针对全球87个国家的行动上网速度数据进行评比,韩国蝉联速度最快榜首,韩国的上网平均速度为37.5 MbPS,紧随其后的是新加坡和日本。北美地区,加拿大以20.26Mbps位居首位,排行全球第12名;美国则排行全球第36名,仅有12.48Mbps

意料之中,中国依旧排名靠后。但可喜可贺的是我们大天朝的网民,我们终于逼近发达国家美国了!

在近日,宽带发展联盟之前给出2016年第四季度国内宽带数据:“2016年第四季度我国的固定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达到11.90Mbps,全国已有13个省级行政区域固定宽带平均下载速率超过12Mbps

消息一出,网民都炸锅了,难道我们用的是假宽带?

什么是假宽带?

假宽带问题最近再次点燃社会与网络的质疑和争论;假宽带就是宽带运营商承诺的带宽网速与用户实际使用网速相差甚远,这就是所谓假宽带。

对许多用户来说,为什么家里的网速总是跟刚开始宣传的不符合?

首先,要排除一个宽带理论值的误区。

假如,你家办理的50M宽带是指每秒50兆比特运行没错;但是,一些实时测速软件通常显示的是用户下载时的速度,其计量单位是每秒千字节数,这两者是1:8的关系,理论上50M的宽带速度,用测速软件正常显示速度应该是6.25M左右。

这个情况下就是用户可能是宽带定义混淆,没有经过比例单位换算,所以,办理宽带时的网速和实际软件测速相差8—10倍也是属于正常的波动范围。

当然也许用户进行单位换算后,网速依旧差距很大,那么这可能就是真的是遇到了“假宽带”。

据了解,假宽带问题的存在由来已久,主要出现在像是长城宽带、e家宽这样的二、三级运营商身上。

究其原因还是价格战成本控制下所造成的偷工减料和数据虚标。

简单总结,目前假宽带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独享宽带变共享

部分运营商在宣传时向用户承诺“X兆独享宽带,事后却偷偷变独享为共享,例如一个小区有100M带宽,每户10M,本来只能分配给10户,但运营商经过计算,发现按在线比率,每天平均有5户不上网,于是就将这100M宽带分给15户,甚至更多。这样,一旦出现上网高峰,如15户同时上网,实际网速就远远达不到运营商所承诺的标准。

一根网线多家用

移动、电信、联通的宽带,一般都是专线接入,一户一线,独享带宽,但非法的宽带运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一根宽带数户人家,网速忽快忽慢,一不留神就断网。

冒充正规玩转租

更有甚者,自己办理了基础运营商的宽带服务,就打着电信、移动、联通的品牌,从路由器上分出几条线来给租客安宽带,甚至像网吧一样,装一个交换机,每月向租户收取一定费用。

那么,用户是怎样跳进假宽带这个坑的呢?

价格!价格!还是价格!

我们知道民营宽带的价格一般都会低于基础运营商,查询联通官网可知,市区50M包年宽带(不安装固话)的价格为1480元,郊区为1280元,同样的服务,长城宽带是880元,平均下来,50M宽带每月资费大概在70-120元之间。

市场数据显示,二、三级运营商一般都是民营运营商,其为了能够与联通、电信、移动这样的一级运营商抢市场,往往都会在宽带资费上给出诱人的低价,甚至便宜的离谱。比如每月60元即可100M入户等等。

用户往往受到这些低价的诱惑,而入了假宽带这个坑。当接入了黑宽带,那就真的是投诉无门。家里的所有智能设备上网蜗牛般的网速,高峰时期点播个电影都看不了。

当然,这些“假宽带”代理商之所以遍地开花,也是戳中了用户的痛点。

此前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我国宽带用户平均月资费83.8元,相当于每Mbps每月46.6元,而这个价格是韩国宽带价格(0.37美元)的18倍、日本(0.13美元)的51.5倍。

在高价网速面前,也难怪网民会向“假宽带”低头,希望几大电信运营商真能走点心,真正做到“提速降费”,才能让“假宽带”销声匿迹。

来源:21财经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