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
浏览量:
1月15日,一直被外界认为风雨飘摇的乐视再次获得了150亿的融资。这一次,火线救援乐视和贾跃亭的是同为晋商的孙宏斌,刨除商人逐利的特质,2017年度最佳老乡非孙宏斌莫属。
孙宏斌何许人也?他曾是联想“太子”却被柳传志亲手送进监狱,创办顺驰后叫板万科却一败涂地,折戟出售。沉寂后归来又一掷千金拿下北京地王,跌倒两次并两次成功东山再起。这位地产界“爱出风头的大佬”以“路子野”闻名,人气+谋略都高人一等。
在《2016年胡润百富榜》上,孙宏斌身价95亿元。不管他曾深陷何等绝境,只要时机一到,又必定赫然崛起,直搅得天地翻覆。对此,孙宏斌自己也不讳言:“有的人比我企业做得好,有的人比我财富多,但是我觉得我比任何一个人都精彩……这一生,我一点都不后悔。”
26岁遭牢狱之灾
1989年,联想走到了创业以来最关键的十字路口。自1984年以来,联想靠联想汉卡从中关村崛起,迅速发展成一家规模不小、声名显赫的公司。然而,危机在此时蹑足而至。创业精神有消退的先兆,创业元老把持各个重要岗位,却缺乏决战的血性。柳传志必须要找到新鲜血液,让公司重新焕发创业的激情。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柳传志注意到了孙宏斌,不同于公司那些意气风发,侃侃而谈的年轻人,孙宏斌形象木讷,不善言辞,一开始就是很浓重的山西口音,但做起事来却非常扎实,肯出死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一向眼光老辣的柳传志认定,这是一个可造之材。
而孙宏斌也果真没有让柳传志失望,业绩卓越的他提拔速度惊人。1989 年10 月,联想成立企业部,专门负责汉卡和微机产品的全国分销业务,25 岁的孙宏斌被任命为企业部经理。孙宏斌上任后,只花了两个月时间就建起了13 个独资分公司。到12 月,公司产品出现积压,这些分公司像泄洪一样地泄出去1000 万元的产品,让压力顿解。
这一时期的柳传志,不仅十分重用和欣赏孙宏斌,甚至为了孙宏斌,柳传志把与孙宏斌矛盾很大的供货部业务经理撤去(其是老资格的创业元老),然后把两个部门合并都交给孙宏斌打理。
1990年,孙宏斌再度受到重用,被破格提拔为联想集团企业发展部经理,主管范围正是他在全国各地开辟的18家分公司。他不仅拥有人事任免权,而且还可以协调分公司与集团各部门的关系。
关系恶化的导火索在于一张内部报纸。1990年3 月初,在香港的柳传志突然发现一张很陌生的《联想企业报》,仔细一看,它不是集团的那张由他创办的《联想报》,而是孙宏斌的企业部报纸。在头版刊登的《企业部纲领》中,第一条就是“企业部的利益高于一切”。
柳传志嗅出了一丝异样的气息,联想管理层以一纸"孙宏斌权力太大,结党营私,分裂联想,联想要失控!"的理由将柳传志从香港请回了北京。
当种种蛛丝马迹变成证据汇总到柳传志桌前时,柳传志既震惊又痛心。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亲手栽培的“爱将”,竟然荒唐到了这种地步,不仅开始在企业里树立孙氏权威,还绕开集团总裁室的人事管辖,私自调进一些人做自己的心腹。不但如此,他还订立了干部培训计划,专门召开会议培训新人,要旨是对孙宏斌本人表忠心。
面对柳传志的规劝,孙宏斌抱胸而坐,不为所动,更大的冲突“爆发”了。当柳传志调开孙宏斌和业务发展部的员工开会说明情况时,孙宏斌的下属和柳传志吵了起来。而在自己的部下和柳传志之间,孙宏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的下属,这彻底触怒了柳传志。
随即柳传志接到报告,称孙宏斌等人聚会商议,要把分公司的钱转移到别处,要知道,当时孙宏斌手中掌握着1700万元的贷款。柳传志别无选择,他当即向公安局和检察院报案。
1992年8月22日,以“挪用公款罪”判处5年有期徒刑(2003年重审,无罪平反)。在坐牢期间,他拒绝妻子带着孩子来看他,30岁的生日格外冷清,那晚,他蹲在墙角一宿未眠。
斗王石疯狂后大溃败
1994年,表现良好的孙宏斌提前出狱。他不是没想过“提刀”去找柳传志,但最终两个男人却是相约吃了顿饭。
中午的时候,他跟柳传志在新世纪饭店楼顶上的那家川菜馆吃了午饭。他告诉柳传志自己准备做房地产代理,柳传志问他:“你行吗?有什么优势?”他便将自己的设想和盘托出。柳传志说:“如果要什么的话,我个人,包括李总,包括张总,我们以个人名义入点股,投点钱……”
其后,联想不仅借给他50万元在天津开办顺驰房地产咨询公司,还为他与银行取得联系,作为他第一个开发项目的合作伙伴,并以联想的无形资产帮他圈地、融资。孙宏斌也与联想控股的子公司融科智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合作,一起在天津、北京房地产市场上搏杀。
孙宏斌很快就把顺驰做成地产中介老大。1998年国家停分福利房,孙宏斌又瞅准机会变身开发商,在地产界强势崛起,成为天津房地产的老大。虽然生意很顺,但孙宏斌已经迫不及待地把目光瞄准了一个更大的天地:全中国,不仅要“借势”崛起,更要“造势”腾飞。怎么造?他的理解就是“谁火就灭谁”。
他瞅准了地产龙头万科的老大王石,两人先后三次公开叫板。
2001年的中城房网会议(这是又万科王石发起的组织)上,有人提请万科牵头,联合各家一起去全国买地。孙宏斌却不置可否,并且自告奋勇起草协议书,对于比自己年长12岁的前辈王石,孙宏斌并有任何要谦让的意思。
2003年7月,还是中城房网会议,孙宏斌上台放言,要打败万科,成为中国房地产销售冠军。这大概是王石遇到的最离奇的事,他当场驳斥“绝不可能”,争执迅速白热化。2002年,万科销售收入44亿,顺驰才14亿。大家都觉得孙宏斌在说疯话,没想到,他是来真的。
2004年8月7日,在海南博鳌全国房地产论坛上,发生了孙宏斌和王石的第三次交锋。在谈及宏观调控的影响时,王石单刀直入直指孙宏斌:“顺驰和万科根本不能同日而语,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是吹牛,这种黑马其实是一种破坏行业竞争规则的害群之马。”面对王石的质疑,孙宏斌依然坚称,“顺驰的风险几乎是0。”
在2003年当众“吹牛”后,孙宏斌火速回京召开了著名的“蟒山会议”。三天里,孙宏斌给公司高层狠命“洗脑”,要所有人统一思想、不惜血本、疯狂拿地、进军全国。总结发言中,孙宏斌激情无限,要以信念创造奇迹。很快,一幕幕疯狂大戏在全国上演。
资料显示,一年间,顺驰耗资百亿,狂扫千万平米土地,成为地产界的“大黑马”。
2003年12月8日,北京土地“第一拍”。名不见经传的顺驰却以9亿的“天价”夺标,引发轰动。
2003年9月,石家庄009号地块拍卖。河北最大开发商卓达集团老总亲自坐镇,报价4.25亿,却被顺驰“马仔”报出的5.97亿击溃。这令卓达出离愤怒,公开指责顺驰是土地市场的“搅局者”。
2004年1月,苏州工业园地块拍卖。这本是龙头万科的最爱,规划都做了一年多,却被顺驰以27.2亿横刀夺爱。
孙宏斌以一种绝对疯狂的大手笔震慑群雄,无人再敢怀疑他超越万科的野心。只是也有好事者提出质疑:顺驰哪来这么多钱?
其实,顺驰的秘密很简单,就是调整付款和回款节奏,平衡现金流。比如,表面上花了上百亿买地,但购地款的支付时间都不一样,完全可以先后错开。一旦地到手,孙宏斌只有一个要求——快:快速销售、闪电回款、火速开工。设计招投标要三个月?不行!给设计院打电话拿现成图纸;地里还是草?赶紧!上午盖售楼处下午开卖;房子施工要一年?那哪成!告诉施工队三个月必须完工……
靠着逼死人不偿命的节奏,外加财务部一周一次调配预算,顺驰竟然扛了过来。这道理同行都懂,但没人会像孙宏斌那样,敢把自己往死里逼。孙宏斌用人也不拘一格,有的分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才20多岁,十几亿的授信就尽在掌握。狂飙之下,2004年顺驰销售额破百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
然而,风险的苗头已若隐若现,快速扩张的后遗症逐一暴露。据《中国产经新闻》报道,自2004年年底以来,天津太阳城的业主频频向各部门投诉,花几十万甚至近百万买来的房子竟然是“劣质房”,墙体出现大量裂缝,整个装修几乎都是假的,这正是快马加鞭赶项目造成的后果。
而此时,万科防着宏观调控要过冬,有人则预言顺驰会像新疆德隆一样轰然崩塌。对此,孙宏斌统统嗤之以鼻。时运不济的孙宏斌开始陷入内忧外困的僵局里。
顺驰2004年谋划在香港上市,因估值过低放弃。不过,孙宏斌手头还有摩根士丹利这张底牌。摩根有意入股,但不是当救世主,其开出的对赌交易堪称“魔鬼协定”:一旦利润率上不去,7.5亿买下的20%顺驰股权将攀升至40%。即便如此,孙宏斌也咬牙答应。但到期后,摩根却突然变卦,让孙宏斌措手不及。
此时,顺驰资金缺口也不大,就差几亿。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孙宏斌四处求救,打算以项目换资金,却终于尝到不攒人品的苦果:这两年疯狂抢地,口无遮拦,孙宏斌把地产大佬们得罪个遍。如今地产寒冬自顾不暇,谁还肯去救“孙疯子”?
2006年初,王石直言:“如果把握好节奏,顺驰能成为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但现在,它要为盲目扩张造就的奇迹付出代价。”
9月,奄奄一息的顺驰终于找到香港的路劲基建充当“接盘侠”。由于资金链断裂,55%的顺驰股权只卖了12.8亿。连路劲基建都承认,年底顺驰就能回款30亿,但饥渴的孙宏斌等不及了。
溃败一旦开始,便难以阻挡。一年后,路劲基建拿到顺驰“卖身契”,取得94.74%的股权。属于孙宏斌的顺驰,就此成为历史。在正式签署协议的仪式上,孙宏斌对满脸笑容的路劲基建董事局主席单伟豹抛下一句:“你买了个便宜货。”
而“局外人”柳传志也始终不明白,孙宏斌为什么那么急,以至于败得那么惨?熟悉孙宏斌的人则说,他提出千亿目标时,心中要超越的已非万科,而是联想。如今人仰马翻,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重出江湖再创辉煌
卖掉顺驰后,孙宏斌在公众面前一度消失,仅和少数亲朋来往。实际上,孙宏斌并非一无所有,他还有融创。
2003年顺驰搞得如火如荼时,孙宏斌“莫名其妙”地新建了融创,主攻高端房地产。和顺驰一样,融创在2004年狂飙突进,一年销售额突破25亿。孙宏斌曾给融创定下目标:5年赶上顺驰。
靠着融创,孙宏斌要重出江湖。
在管理融创时期,孙宏斌一改以往风格,转而与大型国有企业合作。融创与北京的首钢集团、重庆的渝能集团等相继达成了合作意向。
2008年12月,开发商们在漫长的地产冬季中几乎冻僵,孙宏斌控制的首钢融创却以20.1亿元拍下了北京海淀西北旺项目,成为冷清土地市场中的“新地王”,业界一片哗然:“孙疯子”回来了!
进入2010年之后,偏执的孙宏斌仍在努力。2010年3月12日,融创以17.8亿元的天价夺下了天津一块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的地块。
2010年10月7日上午,融创中国正式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开盘价3.5港元,较招股价3.48港元高出0.57%,报收3.37港元,较招股价下跌3.16%,成交2.54亿股。在三次冲击香港上市未果后,孙宏斌终于如愿以偿。
2012年12月31日,中国房地产企业2012年度销售TOP50榜单出炉,融创中国全年销售额上升到356亿元,位列12位;而在2010年,其排名还远在20名之外。
2016年9月18日晚间,融创中国和联想控股双双发布公告宣布,联想控股及融科智地与融创房地产订立两份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融创拟收购联想控股41间目标公司的相关股权及债权,该等目标公司主要拥有42个物业项目的权益,框架协议项下拟进行的交易事项总代价约为人民币137.88亿元。
这42个物业项目分别位于北京,天津,重庆,杭州等16个中国城市,总占地面积约69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802.2万平方米,未售面积约730万平方米。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中,“收购”成为了孙宏斌与融创在地产行业的关键词。
2014年5月,融创中国以62.98亿港元收购绿城中国24.31%股份,然而,随着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决定回归绿城,双方经过了多轮谈判后,最后宣告协议中止。随后中交集团入主绿城。
2015年1月30日,融创与佳兆业达成协议,决定接手佳兆业49.25%股份。2月5日,融创中国购入佳兆业25.29亿股股份,交易完成后融创将成为佳兆业第一大股东。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再次发生,最终因股份买卖若干先决条件仍未达成,融创宣布不继续进行股份购买。
尽管两次收购均以失败告终,但这并不能阻止孙宏斌继续在收购这条路上继续前进。
2015年7月26日,融创宣布以32亿收购中渝置地成都的7个项目,此后,融创又以5.7亿元加码浦东东郊项目股权。
孙宏斌给融创定的销售目标是,2016年完成800亿元,到2017年预计可以实现1000亿,跻身千亿俱乐部。
现在,孙宏斌和贾跃亭首次合体,虽然后面如何发展不好说,但起码目前是皆大欢喜的。对融创来说,它首次投资房地产以外的行业,跨界成功;对于资金链紧张的乐视而言,150亿的融资可解燃眉之急。
从开始接触到正式投资150亿,孙宏斌只用了36天,他说:“老贾是一个这个时代非常稀有的企业家精神,这是我投资冲动最主要的地方。很多人成就没有像老贾这么大,或者像我这么大,但日子过得特别舒服。老贾把自己的日子过得那么辛苦,那么累。这种劲是我特比特别敬佩的。”
这些年,孙宏斌改变了许多,却又好像没变:“对我自己来说,没变的是理想、激情,变了的地方就是要讲究平衡,不走极端。”
他在一次大型论坛上这样评价自己:“我的性格是偏执狂,我们企业的性格就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你是大腕还是普通百姓,我们都要坚定地走下去,因为我们知道目标,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但企业的经营战略,是一个辩证取舍的过程,有时候,你必须要在快速的成长和健康的成长中做出理智的抉择。”
他的这段话迎来了长时间的掌声。
来源:龙米谷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