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正文

德国与日本汽车的黄昏

发布时间:2021-12-07 18:19:27 来源:齐鲁经济网

如果要以一个时间点确立汽车时代的分野,恐怕并不是特斯拉成立的2003年。


而是以2007年西门子退出手机市场为开端、2011年爱立信放弃手机终端为转折、2013年诺基亚出售手机业务为落幕。
谁也没有想到,当欧洲彻底放弃了手机产业,竟也冥冥中放弃了电动乃至智能汽车时代。
也几乎是在这一时期,索尼、夏普、NEC等日本手机品牌相继远遁江湖。同样的没落造就了同样的恶果。
日系与德系两大汽车巨擘,也因此彻底失去了主导下个时代的主动权。
时代抛弃你,永远不会打手机通知你。
一 被手机操控的汽车格局
全球智能手机的市场格局,将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全球电动及智能汽车市场格局。
全球手机销量前五强中,中国品牌占据三席,剩余两席分别是苹果与三星。所以,多云君经常跟别人聊,尽管未来尚不明朗,但有关电动及智能汽车市场的走向,仅需盯着中国和美国企业就够了。
为什么多云君要下如此简单粗暴,乃至颇为幼稚的结论?
这还是要从欧洲和日本手机品牌的溃退谈起。
失去一个品牌,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清零一个企业,而是从根上差不多掏空了一套最为基础的产业链元素。
手机产业链关乎电动及智能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发展基础。西门子(手机)、爱立信(手机)、诺基亚(手机)的相继崩塌,并不是几个企业的悲剧,而是整个产业的挽歌,欧洲电池与电子产业的根基也就此陪葬。
日本的情况与此大同小异。
我们知道,日本与德国汽车的主宰地位,并不完全来自一众无比争气的车企们,更是基于其统领全球的产业链地位。
例如德国的博世集团,几乎掌握着燃油车零部件供应的半壁江山,营收之巨不亚于一线车企。曾经就有人举例,对德国而言,哪怕大众、奥迪、奔驰、宝马、保时捷一夜间烟消云散,只要博世不倒,就能在辗转之间让一切再生。
但这样的产业链霸主地位随着智能手机的崛起,在不知不觉中走向空心化。
因为传统燃油车依靠的是以发动机、变速箱和机械传动装置为核心的产业链,这构成了日本和德国汽车工业令其他玩家无法逾越的护城河。
但电动及智能汽车却完全绕开了壁垒,取而代之的是电池、电机和电控等主心骨,靠向了与智能手机高度重合的产业链基础。
我们以占到电动及智能汽车近一半成本的电池为例。
目前,在中国市场装车量排名前20的电池企业里,除了韩国LG化学和日本松下电池,基本就是中国企业。而中国电池之所以能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则是得益于手机电池产业的前期催化。
例如,如今比亚迪在中高端电动车及自主电池研发中接连爆发,这便是因为在二十多年前的那个不起眼的角落,比亚迪就曾是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电池供应商,造着利润微薄的手机电池,后来还曾包揽了全球20%的智能手机代工业务。
无心插柳柳成荫,比亚迪这份当时几乎处于食物链底端的打工岁月,竟在日后回报为全球电动车销量第四的行业地位。
仅凭电动及智能汽车的完整产业链就足够令中国车企手舞足蹈,但时代的大运真的选择了中国,不仅给了肥鱼,竟然连熊掌也一并奉上。
 中国车企将走进舞台中央
产业链之外的另一个核心竞争力——智能软件,也在中国根深叶茂。
回到前文那个问题,关于“电动及智能汽车的未来走向”,我们通过全球智能手机的市场格局判断得出,只需要盯着中国和美国就可以了。
如果你觉得说服力不够,那么多云君继续补充一点。那就是透过全球互联网的市场格局,我们也只需要盯着中国和美国就可以了。
自从互联网时代起步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也唯中美两国的相关企业主导全局。尽管在很多核心技术上,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们并不能绝对的与美国互联网企业扳手腕,但我们依然能以完全的优势领先其他国家。
互联网产业的强大与否直接决定了智能软件的水平高低。不说其他,现在我们去试驾一辆国产电动汽车与德系或日系电动汽车,就会明显的感觉到两者软件的代际差距。
从电池到软件,德系与日系电动车在中国品牌的映衬下毫无亮点可言,似乎只剩下“做工”这一项优点。
当然,强大的品牌资产也依然是不容忽视的产品优点。
日本的一位汽车工程师就曾坦率承认,特斯拉计算机和电子系统领先日本车企至少六年。
同样的落后也发生在德国车企身上。
曾经几次跳票的大众首款电动车ID.3就令当时的大众集团CEO痛心疾首:我们至今都写不出一行核心代码,我们想达到必要的软件水平还需要很多年。
而目前唯一能与特斯拉硬刚软件能力的,只有中国车企。就算谦虚一点说:中国车企与特斯拉在软件水平的差距,要远远小于日本和德国车企与特斯拉在软件水平的差距。前者的差距单位倘若是米,那么后者的差距单位则是公里。
诚然,日本与德国的车企们肯定不会坐以待毙。近两年德国上到政府、下到车企,都开始紧锣密鼓地布局电池及三电系统相关产业,资金和政策统统都摆到桌面。大众甚至开始向软件公司“转型”,一方面与微软成立合资公司,另一方面亲自下场在德国开办编程学校,计划用两到五年培养匹配的程序员。
至于日本,多云君认为日本汽车的未来在索尼,并不在丰田。详见多云君的另一篇文章:《日本汽车的未来在索尼》。
但无论日本和德国的车企们无论如何努力,恐怕都为时已晚。这并不是说他们一泻千里,而是他们渐渐离开舞台中央,从主角变为配角,结局也不算坏。
因为时代的玄妙在于,关键的窗口期一旦错过便永不出现,就算怎样找补都无济于事。有意思的是,德国与日本在智能手机领域溃败的原因,也将是他们在电动及智能汽车时代衰落的症结。
人,真的会在同一个坑栽两次。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两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竟然隐藏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生死与共。
雷军胆敢造车的信心之一,便是由于电动及智能汽车很多技术与智能手机都是相通的,这意味着小米现成的研发团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造车生产力。
企业与企业的竞争,除了背后的产业链规模,更依赖于无形的人才土壤。互联网产业的跌宕起伏,是以几十年为刻度为我们培养了数量可观的现成软件人才。
德国与日本车企可以在供应链的采购上“求快”,但人才梯队会始终将他们限制在等级有限的范围之内。
人才培养的时间成本将直接左右他们的发展根本。
这并不是鼓吹中国电动及智能汽车产业的十项全能,我们在芯片与电池原材料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与挑战。只不过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中国与美国早已抢跑多年。
中国是何时坚定不移的选择电动化路线,并开启第一波的财政补贴呢?
2009年。
这时距乔布斯刚刚发布第一代iphone刚刚过去不到两年;诺基亚仍处于如日中天的黄金年代。
彼时日本车企沉湎的是混动技术,欧车车企则冀望的是柴油化。
说是中国汽车迎来时代大运,又何尝不是整个国家的卧薪尝胆?
直到今年,德国大众、戴姆勒、奥迪等车企才相继宣布停止研发燃油机;而日本车企还在为电能还是氢能的选项争吵不休。
时间不待人,时代不重来。这告诉我们,如果你手持一张地图,目的地的坐标存在错误,那么无论你如何努力、付出多大代价,都无法抵达。
可能有人会说:睁开你的眼,看看中国车企的全球市场份额,再看看丰田大众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哪里来的可比性?又哪里来的自信?
嗯,黄昏时太阳看起来的确是最大的。


本文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图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