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
流浪量:
新华网济南11月26日电(通讯员 杨晶茗 臧宝安) 近年来,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把棚户区改造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在充分尊重民意、惠及民利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和谐棚改”,棚改工作扎实、快速、顺利推进。
在充分掌握棚改政策的基础上,定陶区把“吃透政策、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定好办法”作为开展棚改工作的基本方法,摸清整体情况、摸清每家每户具体情况、摸清住户需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制定出符合政策要求、符合群众意愿的拆迁补偿安置方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陶区在每个片区选出德高望重的基层党员和群众代表,让他们挑大梁、唱主角,汇聚群众心声,监督棚改全过程,在政府和棚改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滨河办事处朱楼村作为定陶区今年实施的首个项目,位置优越,需拆除院落423处,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迁移坟头400个,清理附属物23万平方米。拆迁指挥部推选出52名群众代表,全程参与摸底调查、方案制定、评估公示、签约协议全过程。仅6天时间就完成全部拆迁工作。
据统计,今年,定陶全区共实施棚改项目10个,已完成16个村、3799户、82.25万平方米拆迁面积,全部实物安置,资金保障额约18.26亿元。每个项目从丈量评估到拆迁完成,均不超过10天,拆迁工作体现出“体量大、速度快、民心顺”的特点。
定陶区把棚改工作纳入全区科学发展考核,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的全区棚改工作领导小组,采取集中办公的方式,统一制定全区棚改政策和实施方案。各棚改项目分别成立了分指挥部,负责单个项目的具体协调、实施和操作。定陶区国土、规划、财政等部门主动做好棚改方案制定、用地指标等工作,区、镇、村三级联动,形成加快棚户区改造的强大合力。
每个片区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励基层党支部发扬敢于争先、敢破难题,敢当重任的“三敢”精神。天中街道魏胡同支部委员董景魁祖祖辈辈生活在天中街道范店自然村,当得知住了几十年的房屋要被拆迁,家人起初不愿意搬迁,董景魁一遍遍向家人解释 “拆迁是站在咱们老百姓的立场上,是为了让咱们过上更干净卫生、更好的日子……”慢慢地,家人理解了这项工作,率先签订协议、腾空交房。
为妥善安置棚改群众,定陶区委、区政府拿出最好的位置、打造最好的环境,以便让棚改户享受最好的生活。定陶区先后将滨河街道朱楼朱庄、仿山镇十里铺程庄等棚改项目所涉及的搬迁户集中安置在新城区核心位置,紧邻城市公园、医院、重点学校,免费配套安装供暖、供气设施,安置区内幼儿园、卫生服务、社区服务、广场绿地、公厕、垃圾收集、供排水等配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定陶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防表示,棚户区改造涉及群众切身利益,被社会公认为‘老大难’问题。在棚改过程中,定陶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和谐棚改”,拿最好的位置、提供最优的政策、建设最好的社区、打造最好的环境,让棚改户享受最好的生活,真正让棚改群众过上宜居、宜业的幸福美好生活!(完)
来源:新华网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