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
浏览量:
病了就是看病,还能玩、吃?老了就是养老,还能休闲、度假?不久的将来,这一系列活动或许在一个“小城”里就能实现。
27日,章丘国际医养健康城项目签约,根据规划,这里将由生命产业创新区和阳光健康小镇两个片区组成,推进健康养老与养生、旅游、生物医药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健康服务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尤其健康养老产业更是被看好,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和许多城市一样,章丘的选择正是要搭上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这列快车。
健康服务业迎来东风
要建健康城,章丘不是独一家。北京、上海、秦皇岛、长沙、青岛等地已陆续提出这一构想,并都锁定“国际化”目标,投资百亿元者并不鲜见。
健康产业一般分为健康产品制造经营业和健康服务业两大类型。前者属于传统业态,后者是目前备受追捧的新兴业态,产业链长。
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早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但在我国,近年其发展才进入机遇期。
2013年,全国健康服务业规模约为2万亿元。当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内容包括健康养老、健康管理、相关支撑产业等。
此后,健康服务业进入多地视野,如南京市表示将重点扶持生命健康产业,希望将它打造成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青岛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将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健康产业基地,加快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建设,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和区域特色的“国际健康城”,加快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能力。
健康养老产业尤引人关注
在健康服务业中,健康养老产业尤为引人关注。这是步入老龄化社会这一现实背景下的必然。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正迎来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机遇期。
根据山东社科院人口学研究所研究员崔树义、副研究员田杨对山东省45家养老机构的调查显示,在鼓励发展“医养结合”模式的政策引导下,八成以上的养老机构希望发展成为“医养结合型”机构,医疗服务对老年人入住的影响也较大。可见,对医养结合的意愿较为强烈。
章丘此次签约的项目,就是将医疗、养老等融合,同时又不限于此,还积极推进与养生、旅游、生物医药等产业深度融合,相关产业配套聚集。
健康城的五个阶段
依托于健康服务业发展而建设的健康城,在发达国家已非新鲜事物。据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王鹰翅、雷轩的研究,健康城建设主要可划分为五个阶段:20世纪初现代医学刚刚兴起,部分医疗机构不自觉地在其周边集聚,形成最初的健康城;到了40年代,健康城建设主要集中在西方医疗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
上世纪60年代不少开发者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以吸引特定医疗客户群体。针对老年人市场的美国太阳城就是专业化养老社区,于1960年开始建设,经过20年发展基本建成。目前已有十余万老年人居住其中,在那里,养老由生命的延续变为生活的延伸。
到了80年代,“亚健康”概念被提出,附带休闲疗养功能的体验型健康城应运而生。进入21世纪,迪拜健康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最全面的医疗保健自由区。
而在我国,因有特殊国情,健康城建设与西方国家发展路径应有不同,但相同的是,未来的健康城,将不仅仅是病人来的地方,更不会仅仅是供人看病,而是将成为多元化的平台。
位于长沙的梅溪湖国际医疗健康城计划设立包括医疗服务区、医学研发区、康复疗养区、总部商务区、综合配套区等五大功能板块。位于南京的江北国际健康城将打造融医疗、教育、研究、康复、养老为一体的综合性健康园区。
健康城的使命
一个个“大手笔”着实令人振奋。但要实现规划目标绝非一朝一夕。“健康城”通常被冠以“国际化”的头衔,要保持“国际范儿”,有国外的医生定期来坐诊、使用国际先进医疗设备、引进国外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模式等必不可少,要实现这些,必然要花费不少功夫。
此外有观点认为,健康城的设立或许可以作为医疗体制改革的先行区,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比如因为由不同部门管理,“医”和“养”结合一直受影响,这种情况是否可以在健康城建设过程中逐步摸索出新路径值得探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马云云)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