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 正文
男子挖地道想学盗墓 花2万4买设备不料血本无归

发布时间:2020-07-17 17:04:59

来源:

浏览量:

你知道襄阳五朵山的历史吗?五朵山下的谷城茨河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天门的石某等人花了很长时间研究这段历史,发现明代襄宪王墓就在五朵山下,伙同4人进山租房住下,花了两万多元购买冲击钻、鼓风机等设备,耗时8个夜晚挖出了一条深约5米,长约7米的L形地道,还没挖通,东窗事发。28日,谷城警方披露这起案件。


盗墓贼盯上明代王爷墓


谷城市茨河镇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襄宪王朱瞻墡,明太祖朱元璋第四世孙,明英宗朱祁镇的叔父,封于襄阳。1449年,朱祁镇御驾亲征,遭土木堡之变被俘;1457年,朱祁镇复位再次称帝,朱瞻墡有迎朱祁镇复位之功绩。朱瞻墡病故后,朝廷派工部在五朵山为其修建陵墓,修墓者达数万之众。


襄宪王朱瞻墡之墓就在湖北谷城茨河五朵山下,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穿心洞过去不远就有一个尼姑庵,就是当年为襄宪王守节的99位嫔妃居住的千峰庵,据说是明英宗亲赐的。


现在的千峰庵内居住着一户当地人家。悠悠岁月淹没了尘世间的繁华与残败。


天门人石某、王某等4名盗墓贼盯上了千峰庵襄宪王朱瞻墡墓中的宝物。他们密谋,挖出一条地道通往千峰庵下,再由此进入墓中盗宝。


今年6月17日,4人来到襄城,租了一间民宅住下。他们白天躲在家睡觉,夜幕降临时,4人骑着四辆摩托,带上铁锹、冲击钻、鼓风机等工具,朝千峰庵附近的一座小山上进发。


8个夜晚挖出一条L形地道


18日夜晚9时,一座小山包上,电钻声、敲击声,盖住了夏虫的鸣叫。


一名盗墓贼手持铲子,拼命地铲土,铲到石头铲不动时,一盗贼拿着冲击钻钻碎,碎石和泥土堆成了小山,再装进麻袋。



19日凌晨4时许,他们挖出了一个深约3米的竖洞。4人把麻袋扔进洞中,填满洞后,用土覆盖,踩上几脚后,再铺上枯树枝。“看不出来了吧!走走走,天亮了,晚上再来搞。”


19日深夜11时,竖洞被挖出5米深。“可以横着挖了,开始掘进作业。”“快开鼓风机,地里有体气冒出来了……”



就这样,25日凌晨4时,他们挖出了一条深约5米,长约7米的L形地道。“再过几天,运气好,就可以通过去了,挖到宝就发财了。”


盗墓计划顺利进行着,4名盗墓贼暗中窃喜。


警方出击两名盗墓贼落网


湖北谷城人杰地灵,自春秋时期封谷国以来,历朝历代有不少的王候将此地当成人生最后的归宿。在谷城的冷集、茨河等地古迹众多。对于涉及盗掘古墓的案件,谷城警方历来“零容忍”。


谷城警方获悉一伙陌生人夜间进山挖洞的线索,经侦查,决定于25日晚9时收网。当晚,茨河派出所长梁宏带着民警来到了山脚下,4名盗贼察觉出了异常,急忙跑下山,驾着摩托在山路上飞逃。


梁宏驾车紧紧跟踪,瞅准时机,猛打方向盘,挡住两辆摩托车去路。民警迅速跳下车,逮住石某和王某。另两名同伙侥幸逃脱。


石某交代,他是天门人,他们花了很长时间研究茨河的历史。本月中旬一番密谋后,决定来盗襄宪王墓。


目前,石某和王某因涉嫌盗掘古墓罪被刑拘,另两名盗墓贼被列为逃犯上网通缉。因破案及时,盗墓贼颗粒无收,什么也没偷到。



盗墓贼自述:买设备花了两万四,累死了!


记者看到,讯问笔录中,盗墓贼石某供述了更多作案细节。


民警:我们上午去查看盗洞现场时,先看到了麻袋,麻袋下面又发现了好多工具。


石某:土堆在外面,容易被发现。我们走的时候用麻袋填洞,洞下面再藏点工具;工具蛮多,有发电的,有吸尘的,有通风的,有钻头。这多东西带来带去,目标太大。


民警:地道里面,还插了蛮多钢管,有何用?


石某:固定洞壁用的,怕塌方。


民警:地道蛮小,你们4个人都下去么?


石某:不是。横着的那个地道只有半米高,要弯着腰才能作业;一般都是两个人在里面挖,一个人运土,一个人管设备;挖累了,就换班。


民警:现在什么想法?


石某:觉得蛮倒霉,买设备花了两万四,挖洞挖累死了,这几天吃也没吃好,睡也没睡好,什么都没偷到。


民警:只觉得倒霉吗?


石某:不是,那地方非常偏,我们是晚上搞,没想到警察反应那么快,都没搞几天。我劝那两个逃跑的同伙,早日自首,争取宽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