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
浏览量:
新华网济南12月5日电 作为临沂市“一点两区”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山东省蒙阴县,对全县贫困人口分类施策、精准助力,走出一条特色就业扶贫之路。
“扶贫车间”安置就业。初冬时节,在蒙阴经济开发区刘官庄社区的蒙阴荣鑫菌业有限公司食用菌生产基地,贫困户张茂红在紧张地忙碌着。她高兴地说:“公司租了俺的地,建了蘑菇大棚,还跟俺签了劳动合同,俺一下子多了两份收入。”
蒙阴荣鑫菌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食用菌生产的企业,公司以高出市场价200元的价格租赁了社区贫困户的土地,建起了20多个食用菌养殖大棚,让社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公司上班,增加了收入。
荣鑫菌业这种做法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扶贫车间”建在了家门口。蒙阴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到农村利用集体闲置土地、房屋等投资建设或帮助贫困村建设“扶贫车间”,就地就近安置贫困劳动力,吸纳周边贫困人口就业,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设立“扶贫车间”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每安置1人获10万元的创业贴息贷款。截至目前,全县对扶贫企业发放贴息贷款1.4亿元,打造“扶贫车间”35个,安置困难群众588人。 “扶贫岗位”托底就业。蒙阴县动员企业按照不低于现有职工总数5%的比例,设立扶贫岗位,实施就业帮扶,现有50余家企业提供扶贫岗位700多个。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平台作用,第一时间将岗位招聘信息发布到乡镇、村居,为贫困劳动力和用工企业搭建了双向选择的平台。
垛庄镇贫困户刘艳红就从该镇举办的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找到了工作。“以前光靠种地,挣不到几个钱,出去打工又不放心孩子。”今年46岁的刘艳红,10多年前丈夫因车祸去世后,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家庭十分困难。“现在好了,在镇上组织的精准扶贫招聘会上,俺在鲁泰鞋业找到了一份加工鞋帮的工作,一个月能挣2000多块钱,关键是离家近,挣钱、带孩子两不误!”刘艳红高兴地说。
和刘艳红一样,垛庄镇100多名贫困户及其子女,在这次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上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为激发企业积极性,垛庄镇还专门针对招聘贫困户的企业制定了奖励措施,企业每招聘 1名贫困户,奖励1000元钱,鲁泰鞋业前期还与60户贫困户结对,获得政府贴息贷款300万元。
“结对帮扶”帮助就业。今年63岁的岱崮镇公家庄村村民姚贞奎,因家属患有慢性疾病,家庭十分困难。“现在俺给东蒙种订单小米,价格高,收入一下子就涨上来啦!”现在,老姚见人就夸“结对扶贫”好。
老姚口中说的东蒙是蒙阴县东蒙集团。东蒙集团在岱崮地貌景区积极探索实践“景村共建”发展模式,针对旅游区内10个村居73家贫困户进行一对一“结对扶贫”扶贫,通过流转土地,提供种苗、化肥等多种形式,帮助这些家庭尽早脱贫致富,注册了“崮乡老农”“岱崮红山羊”“岱崮红公鸡”等旅游产品商标,与当地农户签订养殖统购订单合同,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其中,“崮乡老农”小米的订单种植,已经惠及300多家农户。
蒙阴县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定向就业帮扶,建立贫困村用工对接机制,强化贫困村、劳务中介机构、用工企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四方协作,打造定户动员、定向输出、定岗接收、定期跟踪“四定”就业模式,鼓励骨干企业与1至2个村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发展生产加工、商贸经营、旅游服务等产业项目。目前已有39家企业与52个省市定贫困村、1000多个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每户年新增收入都在1500元以上。
来源:新华网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