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 正文
估值比主板还低!私募正在新三板大肆扫货(附名单)

发布时间:2020-07-17 17:04:59

来源:

浏览量:


厂长的话


康达新能、确成硅化、京冶轴承、华新能源、宏邦节水……据厂长(smgc8888)得到可靠消息:不少私募正在大肆扫货新三板股票。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如今的新三板真的是太便宜了:此时不买更待何时?


从天路到天坑,新三板堕落之路


直到2015年,新三板还是投资者眼中的天路。在主板市场迟迟不能打开局面的情况下,新三板成为投资者们心中的宠儿。

但事与愿违,其一是因为相关配套政策迟迟没有跟进;其二是因为新三板中鱼龙混杂的公司太多,不论好坏公司都一股脑儿挂牌新三板;而更重要的第三点是,新三板的流动性迟迟没有能够打开。

以上三大问题综合在一起,导致如今的新三板变成了一汪死水,成为不少私募投资者的天坑。

比如厂长(smgc8888)多次提到的曾经公募一哥王亚伟。在转投私募之后,本就遭遇诸多不顺,随后的新三板投资之旅更是不顺中的不顺。王一哥在新三板上投资总金额大约6亿,其中仅在中科招商一只股票上就投了大概5亿,但如今账面浮亏已经接近50%。


政策回暖,新三板起死回生


但风水轮流转,如今有关新三板的政策又出现了暖风频吹的情况,除了已经推出的分层制,将来的利好政策还包括:

(1)私募机构参与做市,将在今年内实施。券商做市由于其体制或机制的原因而没有动力,完全没有实现做市商的“价值发现功能”,而私募则不一样,做市商的定价功能或将得到完善。

(2)大宗交易平台的推出。大宗交易平台将充分解决旧投资机构到期退出与新机构的接盘问题,减少对二级市场的冲击。预计今年内或明年一季度推出。

(3)公募基金以及社保、保险、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的准入。将解决新三板市场资金增量的问题,新增量或将是现在存量的几倍至十几倍,预期在2017年上半年推出。

(4)投资门槛的降低。创新层的投资者门槛有望降到300-100万。新三板的参与者将呈几何数地增加,参与账户有望从不到20万户增至几百甚至几千万户,预期在2017年内推出。

厂长(smgc8888)可以很确定的告诉大家,这四条未来将出现的利好政策,其本质上都是为了解决新三板的最大顽疾——缺乏流动性。

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新三板,目前弄得半死不活,归根到底就是因为缺乏流动性。

而现在这么多政策一股脑的出台,一句话,新三板的春天又来了。


公募基金有望进入新三板


在以上所提到的四项新三板利好政策当中,最受人关注的无疑是公募基金有望进入新三板。

其实公募基金投资新三板,早就提上了管理层议程。但由于新三板股票良莠不齐,水平相差太大,所以这一政策迟迟无法落地。

和私募不同的是,公募基金中的有不少小额投资者,他们的承担风险能力,要比私募投资者弱很多。

但随着新三板分层制度落地,实际上从政策上对新三板挂牌公司进行了一个筛选。把好公司都给选进了创新层。当然我们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不少优秀的新三板公司反而是意外的没有进入创新层,但至少这个方法的指导性意义还是很强的。另外,随着分层制度的完善,不排除将来会有分层2.0甚至3.0的出现。

分成层也给了公募基金可以明确参考的投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新三板的风险相对就要少很多,所以也就为随后的公募基金入市做好了铺垫。

公募基金被誉为新三板市场的“活水”,其入市预期被看作“二级市场”的最大政策利好。


私募基金春江水暖鸭先知


厂长(smgc8888)同多位私募基金经理交流后得知,现阶段他们已经开始大单扫货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

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新三板公司的股票价格实在是太便宜了;同时也因为诸多利好的推动下,眼下正式最好的进场时机。

一个数据可以证明以上消息的真实性,今年以来私募基金成立新三板相关产品的热情一直不高,今年前三季度,共492只新三板私募基金成立,远低于去年同期的893只,且成立数量呈逐季递减的趋势。特别是在9月,前26天仅4只新三板私募基金成立。但是到了9月底,私募突然开始“加码”新三板产品,9月27日至29日3天时间里,已有2只新三板私募成立。


市盈率和主板一样低,这些股票成为私募心头好


私募喜欢投资哪些新三板股票呢?如今又会重点加仓哪些行业与股票呢?从最新公布的新三板上市公司机构持仓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据统计,截至今年3季度,共有1346家新三板企业被私募重仓,其中有497家企业被2家及以上私募机构共同持有。而在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私募机构最多的前5家企业分别为康达新能、确成硅化、京冶轴承、华新能源以及宏邦节水,所处行业均与环保新能源有关,其中,确成硅化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包括九鼎、朱雀以及红杉等知名私募。

厂长查了上述5只股票的市盈率,发现其市盈率甚至比主板股票还要低,具体参考下表:

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占比超过一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达21.84%,两者合计73.25%,这与新三板市场服务创新创业企业的定位十分吻合,这些企业未来具有更大的成长空间,私募更看好其发展前景。

不过在交流中,私募经理也明确告诉厂长(smgc8888),并不认为一进场就能够赚到钱。新三板正在好转,但收获仍需时日。现在只是投资春天,离收获的秋天还有一段距离。


来源:微信公众号私募工厂